時長:0'31''
播放:987
來源:央視網
中國氣象局:12月仍有2至3次霧霾天氣過程關閉自動播放相關專輯 推薦視頻: 收起視頻正在播放
法制晚報訊 新一輪霧霾已經在路上。明天起,隨著北風力不從心,空氣質量將開始下跌得“步步驚心”,一直到周一將出現重度污染。據氣象專家解析,12月華北還將出現兩至三次霧霾過程,中期預報顯示中上旬主要出現在8日10日以及14日至16日。據分析,接下來的霧霾過程將弱于11月27日到12月1日的污染程度,此外,專家分析上一輪霧霾爆發性增長外來輸送起重要作用。
周六起空氣質量一路走跌
法晚記者(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了解到,昨天,在大風的賣力鼓吹下,京城的天空繼續一碧如洗,空氣質量更是呈現一級優的態勢。昨天夜間10時,市氣象臺解除了大風藍色預警。今天一早,風力雖然有所減弱,但好天氣仍在繼續。根據實況顯示,上午9點30分,南郊觀象臺的氣溫回升至2℃,相對濕度為30%。
好天氣會盡職盡責持續到今天下班。據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預計,今天白天,北京的空氣質量將由昨天的一級優降至二級良,明天將繼續下跌并將出現輕度污染,6日為四級中度污染,7日為五級重度污染。
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氣象服務室高級工程師工薛建軍介紹,12月份影響華北的冷空氣過程主要在10日至11日、15日至17日,霧霾天氣還將有兩次,具體是8日至10日和14日至16日左右,預計到時華北和黃淮東部地區會有中度霧霾,京津冀局地會有比較嚴重的霾,但是整體上弱于11月27日到12月1日的霧霾天氣過程。
揭秘:霧霾爆發性增長外來輸送起重要作用
昨天,在中國氣象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劉洪利介紹,在北京11月27日至12月1日的霧霾爆發性增長過程當中,外來輸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劉洪利向法晚記者(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介紹,11月初,東北和華北地區出現了比較強的霧霾天氣,此次過程持續時間也比較長,其中主要的成分來源和冬季的取暖和燒秸稈是有一定關系的,同時氣象條件也極為不利。
隨后,在11月27日到12月1日華北黃淮地區又出現了比較重的一次霧-霾天氣過程,這次過程的成因,第一個是由于非常不利的天氣條件,也就是華北黃淮地區出現了持續性的靜穩天氣,地面的風很小,基本上都是靜風,同時大氣特別穩定,逆溫層也比較厚,從地面到大約2000米高空存在很厚的逆溫層。
第二,在北京這次霧霾爆發性增長過程當中,外來輸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從11月30日到12月1日,從黃淮一直到華北平原再到北京,存在一個系統性的低空偏南風的輸送帶,這導致黃淮和華北地區的污染物在北京和河北省的中南部聚集,同時天氣很穩定,不容易擴散,這個是此次霧霾形成的重要原因。
此外這次過程大氣的濕度很高,空氣很濕,有利于污染物增長,并導致能見度異常的低。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