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理由相信,“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將繼續成為廣東的姿態,必定會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廣東新發展,塑造新常態下的發展新優勢,開啟“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勝利。
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溫暖的深圳開啟五天的廣東之行,這是他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后國內35次考察調研中的第一次,也是時間最長的一次。(12月3日南方網)
三年前的廣東之行,是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后首次到地方考察,在此次調研中,習總書記先去了深圳,接著又去了珠海、佛山、廣州。這是一條鄧小平在1992年“南巡”時走過的路線。之所以選擇廣東,之所以沿路重走,其意義非比尋常,就是要到我國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地方,現場回顧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宣示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的堅強決心,向全黨全國發出凝聚力量、攻堅克難的動員令。
和當年鄧小平、習仲勛期望廣東“殺出一條血路”一樣,習近平總書記離開廣東前,對廣東下一步改革開放,提出了很高的政治期待:廣東要努力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排頭兵、深化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學發展的試驗區,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這既是黨、國家和人民賦予得改革開放先機的廣東繼續探路的光榮使命,也是時代賦予在改革開放中最先起步的廣東的歷史責任擔當。
三年來,廣東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用全面深化改革的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指示精神,啃骨頭、涉險灘,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建設等方面舉措頻出、全面推進,不斷開創出各項事業發展的嶄新局面,交出了不負重托、不辱使命、不愧時代的亮麗答卷。
三年來,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率先加快形成,對全國總體經濟和戰略結構調整的支撐作用更為突出;三年來,簡政放權釋放改革紅利,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全面推開到全省,率先出臺《廣東省行政許可監督條例》及《廣東省行政審批事項目錄管理辦法》;三年來,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成效初顯,成立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大力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加快CEPA框架下制度建設基本實現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啟動省內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加快推進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三年來,依法治省深入推進,相繼出臺《廣東省司法體制改革試點方案》和《全省人民法庭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實施方案》,設立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廣州知識產權法院,鑄就了一個個“改革樣本”。
三年來,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支持文藝院團改革,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三年來,民生福祉明顯提升,先后出臺政策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戶籍制度改革,“雙到”扶貧成果遍及全?。蝗陙恚鷳B文明理念普遍推行,建立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機制,提前完成鋼鐵、造紙、制革、鉛酸電池等行業“十二五”淘汰任務;三年來,從嚴治黨落到實處,出臺《中共廣東省委關于加強紀律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意見》,為廣東在新常態下的發展保駕護航……
行百里者半九十。三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愿景,早已被廣東視為發展新階段的行動綱領。面對三年來所取得的發展成就,廣東并沒有絲毫的懈怠,有的只是更強的歷史責任擔當。面對十八屆五中全會所勾畫出的宏偉藍圖,廣東決心在接下來的“十三五”時期,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精神,于2018年提前實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我們有理由相信,“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將繼續成為廣東的姿態,必定會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廣東新發展,塑造新常態下的發展新優勢,開啟“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勝利。(南方網)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