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天壇周邊簡易樓的老街坊開始搬家。 通訊員王崢攝
作為今年全市最大的成片簡易樓搬遷項目,天壇周邊簡易樓項目的首批老街坊昨天開始搬家。東城區方面透露,12月31日后將組織第一批選房,早簽約的就能優先早選房。
首批4棟樓131戶騰退搬遷
截至13日上午,天壇周邊簡易樓共有天壇南里西區3號樓、7號樓、16號樓,天壇西里北區4號樓這4棟樓預簽率超過了85%,而突破85%的預簽比例,意味著騰退協議正式生效。這次騰退首批涉及居民131戶。
天壇南里西區16號樓是首個突破85%比例的簡易樓。據介紹,在12月4日該樓就已經突破85%的預簽比例關口,意味著騰退協議正式生效。到目前為止,預簽比例達到了88.68%,全棟樓53戶居民,有47戶居民準備搬家。
除了能獲得政府給予的將近兩年的房租補貼以外,首批搬家的131戶老街坊們都是在12月15日前簽約,屬于第一個獎勵期限,他們都還能拿到一份8萬元的速簽獎,同時還有一個5萬元的簽約比例獎,再加上兩年多的房租補貼費用,全部算下來,每戶首批搬家的老街坊們都能拿到20余萬元的獎勵和補貼費用。
這幾天,達到預簽比例的這4棟樓的131戶老街坊們,都在忙著找合適的周轉房。幫老鄰居搬家之余,歇口氣的老街坊們碰上時聊得最多的也是找房的事,“我們差不多這個月底就要搬走了”,“找到了地兒,我也想快點騰出來”,居民們這樣說著。
15日前搬家政府付搬家費
東城區房屋征收事務中心主任劉志剛介紹,“12月31日后就將組織第一批選房,只要本棟樓預簽率達到85%以上,且在這個月底前搬走,完成交接手續,就可以開始選房子”。他表示,選房順序跟承諾的一致,按簽約時間順序來選,早簽約的就能早選房。
街道服務小組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居民在周轉期內,將按照原住房的建筑面積來計算房租補貼,一平方米為150元,這是由評估公司根據房屋所處位置的市場價格評估得來的。同時,在12月15日之前搬家,政府支付搬家費用,街道還組成了服務小組,可以為大家提供搬家服務。
劉志剛還介紹,在12月15日之前簽約的居民,獲得的獎勵和補貼額度都比較大。在12月15日之前簽約,每戶能獲得8萬元的速簽獎;12月15日之后簽約,速簽獎降到每戶4萬元;過了明年1月15日簽約的,就沒有速簽獎了。
2017年老街坊可住進新房
天壇簡易樓預簽的最后期限是明年1月15日。劉志剛透露,過了這個期限,整棟樓還未達到85%的預簽比例,就意味著整棟樓預簽失效,將不啟動征收。后期有關部門會根據居民意見,采取加固房屋、修整基礎設施等措施。
他介紹,我國有關拆遷騰退的法律明確規定,在拆遷騰退過程中一定要獲得大多數居民同意。這個政策制定之初,就是想保障絕大多數居民的利益,這種方式一是想讓街坊四鄰相互督促,二是充分尊重大部分居民的意見。
截至12月12日21點,天壇周邊簡易樓已累計簽約1425戶,整個項目總體簽約比例達到59.13%。簽約比例達到50%以上的有45棟樓,其中達到85%以上預簽協議生效的樓有4棟。
據透露,對接安置房目前已有10棟樓完成結構封頂,預計到2017年,老街坊們就能住進亮亮堂堂的新房子了。
現場聲音
用相機留下老樓50年回憶
昨天一大早,一列搬家車浩浩蕩蕩地駛到天壇南里和天壇西里,街坊四鄰們七手八腳地互相幫忙拎著桌椅板凳,抬著行李包裹,和搬家工人一起往廂式貨車上送。今年60歲的孫式敏也跟著跑前跑后,都顧不得擦一擦頭上的汗珠子。“早點搬走,早點住進新家。”孫式敏樂呵呵地說。
就住在天壇南里西區16號樓一單元的孫式敏幫著接過大伙遞來的大包小包,小心翼翼地放進搬家車里。而在屋里,他老伴提前好幾天,就把要帶走的東西全都打包裝好,整整齊齊用膠帶封好了。
面對記者,心情頗好的孫式敏老先生侃侃而談,“我們家是要搬到天通苑去,租了一個不到100平方米的三居室,一個月房租3000多元,政府都給補貼,非但不用我們花錢,還有富余的呢。”這回孫式敏帶著全家4口人,在接下來將近兩年的時間里,要在租來的房子里先周轉一段時間。
不過孫式敏也坦言,“住了50多年了,確實是有點兒不舍,但是一想到全家人今后都能住上更寬敞明亮的新房子了,我心里還是倍兒高興的”。
為了留下自己這多半輩子的鄉愁,臨走前孫式敏拿著照相機,不僅“咔嚓咔嚓”地和幾十年的老街坊四鄰們拍了合影,還把老樓的里里外外、各個角落都拍了個遍,留下了自己人生過往的種種回憶。
23平米小家能選兩套兩居室
和老孫家同住一棟樓的老鄰居張一鳴這天清早也在家里收拾東西。如今62歲的花甲老人張一鳴,1970年才十來歲的時候就搬到了這棟樓里,在這里已經住了半個世紀。
在張一鳴使用面積只有23.5平方米的家中,記者看到,窄小的居室已經徹底被各種大包小包給占據,就連屋里的大衣柜和書柜里,也早都堆上了打好的包裹,碼得滿滿當當。
“我打算這幾天也開始搬家,搬家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都可以跟騰退項目的工作人員反映,我們都覺得挺放心。”張一鳴這樣告訴記者。
據他說,雖然家里的使用面積只有23.5平方米,但是這次按照政策規定,足可以在焦化廠的安置房選擇兩套兩居室的房子。雖然現在全家5口人還擠在一處,但只要想起以后能住進那么寬敞的兩套房,全家人收拾東西的時候就都會高興得合不攏嘴。
新聞背景
最大簡易樓搬遷涉8134人
天壇周邊簡易樓項目是北京市最大的成片簡易樓搬遷改造工程,是一項純公益性項目,也是全市第一個全過程陽光公開征集項目,由東城區重大辦、天壇街道辦事處負責牽頭組織,實施單位是燕華公司。
在非文保區的改造方面,這次啟動騰退的是遍布天壇公園西、南兩個方向的57棟簡易樓,戶籍戶2589戶,8134人,產籍戶2410戶,建筑面積約為68869.41平方米。這些簡易樓始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年久失修,超期使用,安全隱患突出。自3月8日正式啟動以來,先后完成了意愿征詢、入戶調查、政策公示、入戶評估等階段,意愿征詢同意高率達97%、入戶調查登記率達99.3%。自10月15日開始,正式啟動預簽協議,整體進展比較順利。
據了解,東城區目前有簡易樓房共計218棟,約19萬平方米。
京華時報記者趙鵬 通訊員喬斐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