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平日相比,在急診輸液室打針的兒童越來越少了。
兒科貼出的緊急通知
廣州蘿崗唯一三甲醫院急診兒科暫停收治普通患兒引出現實問題
“蘿崗只有這么一家三甲醫院,現在把急診關了,晚上孩子發個急病,叫我們怎么辦?”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嶺南醫院(下稱“中山三院嶺南醫院”)日前發出通知,從12月14日凌晨起暫停急診兒科服務,僅收治危重癥患兒,通知一出立即引發各方關注。院方昨日向新快報記者表示,由于近期急診兒科醫生離職,人手不足,醫院無計可施,只能暫停收治急診普通病號,但休克、昏迷、急性喉炎等危重癥患兒依舊可以正常接受急診救治。
近年來,“兒科醫生短缺“的危機一直困擾大小醫院,此前也有醫院被迫實施兒科“限診”,而暫停急診兒科普通服務尚屬首例。人們也在擔憂,兒科醫生人數銳減的瓶頸會不會更快出現,類似的告示會不會一張接著一張在各地醫院悄悄浮現?采訪中,醫院管理專家、家長均呼吁有關部門盡快解決兒科醫生緊缺的現狀。
中山三院嶺南醫院回應新快報采訪時還表示,就醫院“限診”、“停診”等措施給廣大患兒就醫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同時,醫院將積極協調兒科醫生配置,努力滿足患兒的醫療需求,并呼吁社會對兒科醫生的工作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采寫:新快報記者 黎秋玲 通訊員 張明卓 江 瀾
■攝影:新快報記者 孫 毅
窘況
急診停收普通患兒之前已實施過限診
昨日下午,新快報記者來到中山三院嶺南醫院,在門診大樓掛號大廳一側,見到了在家長圈、網上廣為轉發的“停診”告示。告示稱,“從12月14日凌晨起,急診兒科接診范圍為危重癥患兒。”
記者了解到,中山三院嶺南醫院這場“急診兒科危機”已持續數日。12月9日,醫院先是貼出告示,對兒科急診采取分時段限定出診。其中,12月10日下午和11日上午和晚上,均無急診兒科醫生可坐診。12月11日,院方再次貼出告示稱,“從12月14日凌晨起,急診兒科接診范圍為危重癥患兒。”
“兒科急診并非全部停診。極危重癥,危及到性命的,我們肯定是義無反顧會搶救的。”中山三院嶺南醫院醫療管理辦主任單玉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12月以來,急診兒科先后作出了分時段開放和對危重癥患兒開放等措施,確保對急危重癥患兒的救治。同時,對非急重癥患兒給予相應的就診指引。
記者獲悉,中山三院嶺南醫院是蘿崗唯一一家三甲醫院。該院自2011年9月8日運營以來,門診量持續增長,2012年全年兒科門診量5.1萬人次,已經達到滿負荷運行狀態。同時,由于急診兒科實行全面無限制掛號原則,大量普通患者涌入急診兒科,就診量顯著增加,其中2013年全年兒科急診量達到近5.8萬人次,2014年兒科急診總量突破6.3萬人次。2015年兒科急診量進一步增加,每日急診量200-300人次,截至10月份已經達到5.9萬人次,較2014年同期又增長了12%。
據介紹,中山三院嶺南醫院兒科2011年開科以來先后入職了8名醫師,然而目前已有4人因個人原因離職,“今年就已有2名醫生流失,還有一名正醞釀辭職。我們原來有5名急診兒科醫生,分成兩班,24小時出診。人手勉強夠用,但近期有醫生離職,人手馬上捉襟見肘。醫生們帶病上班,壓力非常大。兒科醫生一天接診超100人,長期這樣超負荷工作。”單玉濤表示。
難處
兒科效益差成“燙手山芋” 有綜合醫院巴不得取消兒科
“取消急診普通掛號,但并非拒絕搶救危重患者,這種做法有欠妥當,但也是可以理解的。”昨日,廣州另一間綜合醫院管理者如是表示。據他介紹,目前廣州市不少醫院接診急診患者時,都會設比較高的門檻,比如患兒發燒得要超過一定度數才接診等,又如普通疾病,并非“急癥”時,將會等待很長時間。
“綜合醫院如果不開兒科急診或兒科夜診,將會給兒童專科醫院帶來更大的壓力。”昨日,廣州市兒童專科醫院急診科董醫生還告訴記者,相對于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兒科醫生、兒科急診面臨更大的壓力和挑戰,“但我們又很理解他們的苦衷,專科醫院兒科急診都好難做,更別說綜合醫院的了。我們這里,要是有兒科醫生辭職,特別是有經驗的醫生不干了,真是會雞飛狗跳,忙翻天。”董醫生說。
在董醫生看來,兒科醫生極其短缺、限定兒科急診接收范圍等背后,是兒科在綜合醫院不受重視、日漸萎縮的一個表現,兒科醫生的缺乏,深層次原因也是兒科人員投入大,但產出少,醫院需虧錢運營。他說:“現在基本上綜合醫院都不將兒科放在眼里,兒科在綜合醫院里,既無地位,又無‘錢’途。”據其介紹,綜合性醫院兒科萎縮的現象在廣州一直都存在,取消兒科急診接收范圍的有之,縮減兒科病床的有之甚至有的直接取消兒科病房;要不是國家規定三甲醫院必須設兒科,許多醫院巴不得撤銷兒科。
應對
加大培養力度 提高兒科醫生待遇
“全面二孩”實施后,將會有更多的孩子出生,兒科醫生現在就這么短缺,未來怎么辦?這是有關部門必須面對的問題。
針對兒科醫生短缺的現狀,國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不久前關于“降低急診和兒科醫生執業門檻”的消息就在網絡上熱傳,廣州市衛計委也正式轉發了相關文件。文件內容顯示:如果你執考分數線過了全國分數線,那么恭喜你,正常去選專業即可;如果你執考沒過,那么參加兒科及院前急救專業的加分考試,這樣可以給執考加分,加分后通過者就必須注冊兒科或院前急救專業了。相關部門希望通過這一變革,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改變兒科和急診招聘困難的現狀。
不過,有業內醫生還提出,降分錄取措施不敢茍同,提高兒科、急診醫生的待遇才是正路。一名從事兒科急診30多年的崔醫生告訴記者說,“今年去新加坡考察,發現兒科急診醫生的一般掛號費,是普通號源的五六倍。目前,廣州夜間急診兒科醫生的掛號費也只是7元錢,非常低廉,而北京、上海正在實施急診掛號費是平診費的N倍價錢,這樣市民既負擔得起,也一定程度上尊重了急診醫生的勞動價值。”
對話
兒科醫生待遇低壓力大
中山三院嶺南醫院醫療管理辦單玉濤主任——
新快報:醫院采取“限診”等措施的原因是什么?
單玉濤:原因是多方面的。當然,主要是兒科醫生短缺。這是問題根本問題所在。目前全國兒科醫生不足,兒科醫生不好當,兒醫待遇不高但兒童疾病的特殊性使兒醫面臨的工作壓力、醫療風險非常大。
新快報:目前4名兒科急診醫生怎么排班?
單玉濤:現在一人一天24小時。其他3人有的要休息(又有一名正準備辭職),有的還要承擔“120”的出車搶救工作。
新快報:1人連續上24小時時間是否過長?
單玉濤:但沒人可用了呀,目前“限診”的目的就是保證他們有適當的休息,能夠滿足極危重癥患者的就診需求。
新快報:兒科醫生短缺不是一兩天的問題了,此前沒有一些應急措施嗎?醫院管理是否有疏忽?
單玉濤:醫院在政策支持層面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包括在人員招聘、進人指標和獎金績效方面都給予了一定的傾斜,但是兒科醫生的入職人數仍然無法趕上流失人數。兒科醫生還有培養周期,目前人手跟不上,只能采取“限診”。
新快報:傾斜幅度有多大,醫院兒科醫生大部分是住院醫師,他們的待遇大概在什么層次?
單玉濤:這是財務的問題,我這里暫沒辦法舉例子。但我們都會給予額外補貼,績效考核已經有一些傾斜,不會低于平均水平。單純靠提高待遇,要提高到什么程度才能留住一個兒科醫生,將獎金提高到兩萬元一月?但辭職的兒科醫生跟我說,“你給我加錢我也不干。”兒科醫生流失、短缺,不是單純錢的問題,我們能給的,醫院肯定會全方位支持。
新快報:你們這里是蘿崗唯一一家三甲醫院,因為社區醫院晚上也不開診,患兒看病就得舍近求遠,跑到天河區等更遠的醫院看病,很麻煩。
單玉濤:極危重癥,危及到性命的,我們肯定是義無反顧會搶救的。
新快報:接下來醫院將采取什么措施恢復全面接診?
單玉濤:正在加大力度招聘,把愿意從事兒科的人才吸引過來、留住。我們當然希望招的越多越好。短期內還要進行院內調整,盡快恢復兒科急診,滿足普通病人的需求,恢復到之前的服務。也希望市民尊重兒科醫生的價值。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