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最珍貴的“免費”——我省免費辦理農用車摩托車牌證百萬農戶受益
記者 白德斌 通訊員 王曉康
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貴?
2015年4月4日14時20分,康樂縣虎關鄉吳坪村村社道路上,一輛三輪機動車翻車,12個鮮活的生命逝去,帶給原本就很貧困的家庭悲傷與無助。
事故的原因查明:車無牌、人無證,也意味著駕駛人沒有接受過基本的駕駛培訓。
然而,這不是個案。相反,在全省相當普遍。由此,省政府決定從今年5月10日起,全省免費為農用車、摩托車辦理牌證。
“政府給我們農民免的這些費,真的太珍貴了。”秦州區太京鎮農民張國強拿著剛剛領到的駕駛證說。
截至11月30日,全省共免費辦理農用三輪車、摩托車牌證198.02萬輛,核發農用三輪車、摩托車駕駛證92.52萬本,免收群眾的牌證工本費和駕駛人考試費2.78億元,預計有百萬農村家庭從中受益。截至目前,近500萬農民群眾接受了交通安全法規的普法教育。
源頭管控入手開免費辦理牌證新路
近年來,農村道路重特大交通事故多發,農用三輪車、摩托車無牌和駕駛人無證行駛等交通安全隱患突出,成為影響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問題,往往一次大的交通安全事故就可能導致涉事群眾墜入“貧困深淵”,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脫貧致富的步伐。
今年4月,省公安廳黨委以問題為導向,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向省委、省政府建言獻策,提出免費辦理牌證這一工作措施。省政府決定將開展免費辦理農用三輪車摩托車牌證工作納入全省精準扶貧惠民利民項目進行了部署。自5月10日起,在全省免收農用三輪車、摩托車號牌、行駛證和機動車登記證書的工本費;免收申領農用三輪車、摩托車駕駛證各科目考試費和駕駛證工本費;免費組織農用三輪車、摩托車駕駛證培訓,提高駕駛員交通安全意識和安全駕駛技能。
積極履行職責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一時間,全省各級交警部門的辦理點擠滿了群眾。
在天水市甘谷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免費辦理牌證現場,等待辦理牌證的農用三輪車、摩托車整齊停放。
交警大隊車管大廳,辦牌辦證群眾排隊等候,工作人員耐心開展辦理政策宣傳咨詢,認真收集審核車輛、駕駛人資料,呈現出一片繁忙、緊張、有序的景象。
為將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落實到位,省公安廳強化措施、強力督導,采取剛性問責的超常手段,推動工作全面開展。全省各級公安機關按照定崗定責、包抓鄉鎮、逐戶摸排、整村推進、應辦盡辦、全面完成的原則,打破單位、警種、崗位界限,抽調精干警力,深入村社、農戶,逐戶、逐車進行了排摸、登記,將惠民利民的好事辦實辦好。交管部門民警采取“5+2”、“白+黑”,人員輪換休息、電腦不休息等超常措施制證出證,提高受理業務的工作效率。各轄區派出所安排專人輪流值班,專門為購車發票和合格證遺失的群眾開具相關證明,為辦證工作提供便利。
“這些工作人員都是我們從縣局抽調過來充實到交警大隊參與辦牌辦證工作的。”甘谷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大隊長姚衛平說。
集全社會之功形成惠民利民強大合力
在禮縣城關鎮辦理點的會議室內,民警經常要站在會議室的最前方,為前來考試的群眾朗讀考試題目。
因為,大多數群眾文化水平低,不能自主完成答題。為此,民警對每一位前來辦證的群眾都要從政策宣傳、到試題解讀,全程進行服務。
“他們太不容易了,這張卷子他們每天都要大聲讀好幾遍,嗓子都啞了,我們沒怎么讀過書,所以只能麻煩交警們了,我已經是第三次來考試了,可他們一點也不嫌麻煩,還是耐心地給我讀題目。我們只能在內心深處表示敬意和感謝。”一位剛參加完考試的農民群眾說。
免費辦牌辦證工作已成為充分調動政府職能,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有效載體。
全省198萬多輛農用三輪車、摩托車免費辦牌辦證,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力度之強,前所未有,經驗也無從借鑒。為確保免費辦理牌證各項措施的落實和精準扶貧優惠政策的落地,省、市、縣三級政府層層召開專題會議,組織發改、財政、公安、商務、工商、衛生等相關職能部門會商工作計劃和推進方案,確保了責任有人擔、工作有人干。
各縣市區政府積極安排撥付免費辦理牌證費用和工作經費,為公安交管部門配置辦公用品,抽調人員充實辦牌辦證力量,鄉鎮干部深入行政村上門宣傳惠民政策,督促農民辦證,為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各縣區油品銷售企業拒絕給無牌無證農用三輪車、摩托車加售油品,助推無牌無證車輛駕駛人盡快辦理牌證、合法上路行駛。形成了全社會共同努力,真正將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實處的強大工作合力。
寓管理于服務實現經濟與社會效益雙贏
免費辦牌辦證期間,鄉鎮政府領導、鄉交管站人員和村勸導站勸導員參與辦牌辦證,增強了農村交通安全管理組織的活力,使“主體在縣、管理在鄉、延伸到村”的管理新機制日益完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公安機關通過對農用三輪車、摩托車駕駛人考試發證,加強了對兩類駕駛人的交通安全教育,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交通安全意識。隨之產生的輻射效果是,車主、駕駛人的家人、親屬和同村村民,也接受了一次交通安全法規和安全常識的普及教育。截至目前,有近500萬農民群眾接受了交通安全法規的普法教育。通過辦牌辦證,將農用三輪車、摩托車納入管理后,公安機關寓管理于服務中,通過手機短信、公安政務微博、微信等多種平臺向駕駛人發送交通安全常識、天氣預報、交通路況等各類信息,通過教育提高駕駛人的交通安全意識,通過預警信息提示駕駛人謹慎駕駛、平安出行,從而有效預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進一步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省公安廳還發布了禁止無牌無證農用三輪車、摩托車上道路行駛的通告,部署開展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各地嚴格落實路面管控措施,督促辦牌辦證,有效規范了農村道路交通秩序。
“我們一定要在按照‘先納入、后規范’的原則的基礎上將辦證嚴、辦牌寬的一嚴一寬政策落實到底,讓每一個拿到證的人必須有貨真價實的駕駛技能。歸根結底,安全才是根本目的!”永靖縣太極鎮黨委副書記馬學俊說。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