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北京 > 正文

    重霾兩日后將再襲北京 PM2.5預計最高超500

    據中央氣象臺12月17日消息,預計12月19日至22日,華北中南部、黃淮北部和西部等地空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差,將再度出現一次中至重度霾天氣過程,北京南部及河北中南部局地PM2.5峰值濃度將超過500微克/立方米。

    中央氣象臺提示,此次霧、霾天氣過程強度較12月6日至9日的過程略強,部分地區空氣污染較重、能見度低。

    剛剛遭遇兩輪重污染天氣的北京將從19日起有霧霾發展,20至21日有輕至中度霾,南部地區有重度霾;22日有中度霾,中南部地區有重度霾,最低能見度1公里左右,并將出現持續重度污染,城區平均PM2.5峰值濃度超過300微克/立方米,南部地區個別站點峰值濃度超過500微克/立方米,將達到嚴重污染。

    此外,在即將到來的空氣重污染過程中,將以22日霾天氣最嚴重。北京中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低能見度小于1公里,并將出現持續重度污染。20日至22日夜間至上午,華北中南部、黃淮、江淮、江南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霧,局地有能見度不足200米的強濃霧。

    此次霧霾天氣將是對京津冀三地環保廳局近日正式簽署的《京津冀區域環境保護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的一次考驗,協議提出,針對秋冬季易出現的區域性、大范圍的空氣重污染過程,以及跨區域的環境污染事件,將建立“預警會商”和“應急聯動”工作機制。

    在前幾輪的霧霾天氣中,華北地區在預警和應急措施上各自為戰的狀態備受民眾批評。

    華北頻遭霧霾侵擾,除了氣象條件不利,也有防治措施不到位的因素在,據環保部12月14日通報的對華北六省(區、市)、包括22個城市(區)在內的2015年環保綜合督查結果,華北地區各地市的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存在一些共性問題。

    通報指出,由于規劃布局不合理,“工業圍城”、“一鋼獨大”、“一煤獨大”等現象在華北地區一些城市比較普遍。除北京、天津外,華北地區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近90%,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另外,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問題十分普遍,歷史欠賬較多,城鄉集中供熱率普遍較低,清潔能源供應不足,散燒煤大量使用,致使冬季大氣污染問題十分突出。再加之基層環保工作比較粗放,環保不作為、不到位的現象較為常見,環保監管矛盾大。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