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甘肅 > 正文

    甘肅省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工作綜述

     原標題:強化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支撐

    ——甘肅省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工作綜述

    通訊員 丁小平 吳平生

    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證。2014年以來,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專項小組緊扣全面從嚴治黨主線,著力深化黨的組織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層組織建設制度、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打出了一套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組合拳”,為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形成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撐。

      把握改革走向,蹄疾步穩推進

    找準方向才會走對路子,吃透精神方能胸有成竹。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政治性、政策性很強,尤其需要吃透中央和省委精神,把握好改革的方向、節奏和力度。

    深化學習明方向、強自覺。中央和省委每一次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后,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專項小組都及時傳達學習有關精神,確保中央的頂層設計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貫徹落實。2013年11月25日,省委十二屆六次全委會審議通過了《中共甘肅省委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意見》,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2014年2月13日,省委書記王三運同志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指出,改革要始終把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作為核心要求。自2014年3月10日以來省委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專項小組7次召開專項小組會議研究黨建制度改革,4次舉辦省市縣組織部長專題學習研討班。同時,編印《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文件資料匯編》,組織相關單位和組工干部學習,力求吃透“上情”,把準改革方向,增強改革自覺。

    加強謀劃理思路、定任務。中央《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出臺后,我省聚焦重要領域、突出關鍵環節,及時研究制定了我省《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提出深化黨的組織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層組織制度、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等4個方面29項改革任務,清晰描繪出了我省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施工圖”。兩年來,堅持每年制定改革工作要點,確定年度改革的任務書和時間表。同時,建立工作臺賬,列出改革清單,明確改什么、怎么改、誰牽頭、誰落實、成果如何體現、節奏如何把握,做到了改革措施能落實、責任明晰可追究、時間進度可掌控。

    健全機制抓實施、促落實。專項小組制定《工作規則》,設置黨的宏觀制度、干部選拔任用制度、干部監督管理制度、基層黨組織建設制度、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干部考核評價制度、干部教育培訓制度、部門職能規范制度、公務員管理制度9個改革推進小組,聘請蘭州大學、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省社科院等4個單位和10名專家學者成立黨建制度改革智庫。兩年來,省紀委、省委辦公廳、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政研室、省編辦、省直機關工委、省委黨史研究室、省委老干局、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人社廳、省國資委、省工商局、省軍區等15個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共同推進黨建制度改革有力有效進行。省委組織部成立聯絡工作小組,負責日常的統籌協調和督查落實,堅持一手抓制度制定,一手抓制度執行,嚴把前期調研、制度論證、審核審議、宣傳解讀、跟蹤問效等五道“關口”,確保成熟一個、出臺一個,出臺一個、見效一個,使制度成為硬約束而不是“橡皮筋”。

      聚焦改革主題,聚力發展大局

    準確把握大局、自覺服務大局,是黨建制度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檢驗改革成效的重要標準。兩年來,我省黨建制度改革按照視野要寬、切口要小、精度要高的原則,始終著眼“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來謀劃,始終圍繞省委中心工作來展開。

    ——強化考核傳導管黨治黨責任。改進完善黨建政績考核機制,將市州、省直部門、省屬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黨建考核指標權重分別提高到15%、23%、20%、10%,把基層黨建由“軟任務”變成了“硬指標”,促使各級黨委(黨組)特別是一把手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和主責主業。完善落實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制度,組織14個市州、86個縣市區、1228個鄉鎮黨委書記逐層分級進行了述職評議考核,并指導市、縣、鄉建立責任清單、問題清單、整改清單、整改臺賬“三單一賬”,層層傳導責任壓力,推動形成了上下聯動、逐級落實的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體系。

    ——多管齊下保障精準扶貧大局。推行駐村幫扶工作隊制度,統籌整合省市縣鄉下派的2.7萬名各類掛職任職干部,組成6220個幫扶工作隊,常駐貧困村脫崗開展扶貧工作,形成精準扶貧“大合唱”。繼2013年選派2234名年輕干部任貧困村和后進村第一書記之后,2015年又啟動“千名干部掛職精準扶貧行動”,從省市兩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選派1099名優秀年輕干部到貧困村掛職“第一書記”,做到了貧困村干部幫扶全覆蓋。同時,配套制定《選派到村任職干部管理辦法》等,確保干部到基層既豐富經歷又提升能力,既歷練心態又激發狀態。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出臺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辦法,將脫貧“摘帽”績效與政績考評掛鉤,對提前“摘帽”的縣鄉領導班子給予表彰獎勵,成績突出的優先提拔使用,進一步引導各級黨員干部全力以赴投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主戰場。不斷推出真招實策,讓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力量進一步凝聚,成效進一步顯現。

    ——創新機制強化人才智力支撐。著眼化解我省發展瓶頸,制定《關于加快推進人才工作創新發展的意見》《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意見》等文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探索實行人才柔性引進機制,先后兩次從中國人民銀行等22家省內外金融機構引進181名優秀金融人才來甘掛職,與科技部、教育部及中科院等單位和科研機構合作,引進20名科技掛職人才,引進18名“兩院”院士作為“特聘科技專家”開展柔性幫扶工作,實現了金融人才和科技人才14個市州、86個縣區全覆蓋。目前,這些人才正在逐步釋放出越來越強大的效應。靈活的引才用才機制,推動人才“洼地效應”“磁場效應”加快形成。近兩年來,全省共引進各類人才2.7萬多人。

      堅持問題導向,瞄準難點破題

    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深化。我省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聚焦群眾關注,盯住難啃的“硬骨頭”真刀真槍改,力求每一個改革議題都由“問題”來決定,每一項制度成果都能解決一個問題。對一些涉及多個部門的改革難題,攥指成拳,合力攻堅。翻開兩年來黨建制度改革“大事記”,已完成改革任務73項,出臺制度成果82個,多項改革舉措在全國創新領先,多項經驗做法在中組部有關會議上進行了交流。

    ——實行逢提必下。針對一些年輕干部經歷單一、了解基層不夠、做群眾工作能力不足等問題,制定出臺《干部“逢提必下”實施方案》《關于立足實踐一線培養年輕干部的意見》,規定年齡50歲以下、基層工作經歷不滿兩年或者崗位經歷單一的省市機關干部,提拔前后都要安排到基層一線掛職鍛煉;對新考錄和沒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公務員,全部安排到貧困鄉、村掛職鍛煉。近兩年,從省直機關、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省屬國有企業選派116名副廳級、正處級干部、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等,安排到58個貧困縣擔任黨政副職;分兩批選派400多名省市縣機關“80后”優秀年輕干部到鄉鎮掛職鍛煉。

    ——推進能上能下。中央《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出臺后,我省較早制定了《實施細則》。特別是抓住干部“下”這個突破口,進一步細化了“下”的6種渠道和情形,建立了調整處置機制、督查反饋和責任追究等5個落實機制。《實施細則》出臺后,除到齡免職(退休)外,通過問責追究、不勝任調整等方式,全省調整下來干部255名。迅速的行動、務實的制度、有力的執行,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我省的做法在全國省市組織部長培訓班上進行了交流。

    ——推動崗位交流。針對一些干部長期在一個關鍵崗位任職產生職務風險、干部活力不足等問題,出臺了《甘肅省重點崗位領導干部交流辦法》,細化明確了重點崗位的范圍、交流的期限、方式等內容,對縣以上黨政主要領導,紀委、組織部門、公檢法和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特別是與群眾打交道多、與項目打交道多、與資金打交道多的部門負責人,加大交流力度。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各部門共交流重點崗位縣處級干部1639人,其中省直單位740人、市州899人。

    ——深化談心談話。從嚴治黨關鍵在從嚴治吏。針對日常管理不及時、不深入等問題,出臺《省管干部談話辦法》,明確了責任傳導、教育提醒、告誡整改、鼓勵鞭策等4種談話的情形,及時掌握干部思想動態,提醒和糾正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2015年,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談話約談干部101人次,省級領導同志共談話約談干部795人次,省委組織部領導班子成員共談話約談干部533人次,市州主要領導及其紀委、組織部門談話約談干部7138人次,達到了溝通思想、掌握動態、提醒扯袖的目的。

    ——完善選任機制。從嚴抓程序規范、嚴控關鍵環節入手,制定《省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分析研判辦法》《省管干部任免規程》《省管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紀實辦法》《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約談辦法》《改進和完善省直機關處級干部選拔任用機制的指導意見》《省直機關公開遴選公務員實施細則(試行)》《省管干部檔案任前審核細則》等一系列制度機制,進一步提高了干部選任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建強基層組織。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針對各領域黨建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了《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意見》《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的意見》《關于在深化省屬國有企業改革中加強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意見》等。實行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倒排整頓制度,排查出3416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采取“一支部一對策”方式,使99.6%的黨組織得到整頓提升。針對藏區黨建工作實際,專門制定《甘肅省藏區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和《藏區領導干部培養選拔使用實施方案》《2015—2018年藏漢“雙語”干部培訓實施方案》《鼓勵引導干部到藏區工作實施方案》《進一步促進藏區畢業生就業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探索醫療衛生人才組團式援藏服務,不斷強化藏區基層工作力量,提高藏區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實施職務職級并行制度。針對基層領導崗位職數少、干部待遇低等問題,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制定出臺了我省《關于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意實施意見》,極大激發了縣以下機關公務員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同時,制定《適當降低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公務員招錄報考條件辦法》,對貧困縣(區)、民族地區招錄公務員實行“門檻適當降低、名額適當增加”的傾斜措施,有效解決了貧困地區干部人才不愿去的問題。這些改革舉措,條條改到基層干部心里。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問題在不斷解決,改革在不斷推進。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征程上,我省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必將取得更大成果,展現更大作為,釋放更多紅利。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