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瓊芬 微博截圖
聶瓊芬在文章中稱自己從“1993年12月歷任副科領導開始至今22年”,其中從2001年11月起先后擔任過南澗鎮長、南澗縣發改革局長(南澗縣糧食局長)、南澗縣財政局長等職,并在2011年5月提任為南澗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長。
在南澗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長任上工作近5年后,聶瓊芬于12月18日起轉崗到縣政協任副主席一職。
“又一次感慨、迷茫和忐忑不安,從連續15年的一把手崗位上轉任為助手,心里面失意、失落,自己非常明白助手與一把手的關系是綠葉與紅花的關系,也相信自己會處理好相關的關系,但是就是心里面總不是滋味,風風火火15年,呼風喚雨15年,體體面面15年。”對于此次職務調整,聶瓊芳在文章中直抒胸臆,明確表達了內心的失意和失落。
微博認證信息顯示,聶瓊芳出生于1964年9月,于西南林業大學畢業,現任中共南澗政協黨組成員、云南省大理州政協南澗彝族自治縣委員會副主席,曾任云南省大理州南澗縣委宣傳部部長一職。
今年11月30日出版的《云南日報》曾刊發《“跳菜之鄉”的“歡樂頌”》一文,該報道中,聶瓊芬仍以南澗縣委宣傳部部長身份接受記者采訪。
以下為其《歸屬》一文全文:
辛辛苦苦33年、勤勤懇懇33年、盡心竭力33年,我終于有歸屬了。自從1993年12月歷任副科領導開始至今22年,自從2001年11月起先后歷任南澗鎮人民政府鎮長、南澗縣發展和改革局長(南澗縣糧食局長)、南澗縣財政局長,于2011年5月提任中共南澗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長,至今歷任一把手近15年,每一次調整崗位都曾經徘徊過、感慨過、迷茫過,連續3次正科崗位輪崗10年,曾經忐忑不安過,從機關到鄉鎮、又從鄉鎮到機關,馬不停蹄、連續作戰,沒有來得及歇腳休閑,忙忙碌碌整整10年,承蒙組織的厚愛關照重用,平級3次轉崗后,晉升為副處領導,步入宣傳系統成為一名宣傳工作者,作為意識形態口的一把手一任近5年,今天又一次轉崗到縣政協任副主席,又一次感慨、迷茫和忐忑不安,從連續15年的一把手崗位上轉任為助手,心里面失意、失落,自己非常明白助手與一把手的關系是綠葉與紅花的關系,也相信自己會處理好相關的關系,但是就是心里面總不是滋味,風風火火15年,呼風喚雨15年,體體面面15年。
15年來,償盡酸甜苦辣,歷盡千辛萬苦,總是毫無怨言。埋頭苦干15年,吃苦耐勞15年,和其他男領導干部一樣曾經上下拼搏,曾經共同戰斗在打火現場、曾經多次在幾十人乃至上百人的上訪現場上靠前指揮、曾經在死尸應急現場上處理安置。面對各種困難從未退縮過;面對各類矛盾問題總是站在第一線。工作干累了,面對上級領導也會常常發幾句牢騷;面對領導的批評總會為自己辯論。我是一個典型的可以吃虧吃苦但不能受氣的倔犟干部,有時直接會沖撞主要領導,常常批評下屬會過余嚴厲,本人性格耿直不會轉彎,嗓門大、性子大,很多時候得罪了班子成員、得罪了主要領導。也許這是我的成長經歷所導致;也許這是我的倔犟的性格所導致,本性難移啊!我從小在軍人家庭當中成長,從小性格剛烈不服輸,性情火暴不服氣,是一個說一不二,就算是干錯了也不會讓步的人。15年的一把手的較量我敢于擔當、敢于負責。
今天組織上照顧讓我有機會轉崗了,從一把手變為了助手,從等不得等不起的崗位到了相對緩沖的崗位,也許這就是歸屬,風風火火來不及思考的時段過去了,接下來要平平靜靜認真思考了。組織要求我要正確對待自己的進退流轉;領導要求我要做一名“三嚴三實”的領導干部,要個人干凈、對黨忠誠,要一顆紅心兩種準備;人民群眾期盼我要做一名能為人民群眾干實事好事的干部,任重道遠啊!每一次換崗我都用“寧靜致遠”安慰自己,為了常常提醒自己,我把我的qq昵稱定位為“寧靜致遠”。
有歸屬感就有精神支柱了,就有新的起點了,到了新的崗位上我將會繼續努力學習、認真履職、快樂生活,主動融入新的領導班子集體、主動團結全體干部職工,自覺完成本崗位職能職責賦予的任務,協助主席抓好政協全面工作,帶領好政協全體干部職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樹立好縣政協的整體形象,主動參政、議政,力爭成為一名優秀的政協工作者。
在成長中體現人生價值,在成熟中積累成長經驗,在成就中豐富自身。做人正派、做事公道,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認真總結回顧昨天、踏實把握掌控今天、謀劃經營展望明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后人、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引領后人,傳幫帶一代接一代。“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長風破浪會有時”。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