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部商報報道 (首席記者 金奉乾 實習生 姚淑慧) 12月18日,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行為治理的意見>實施方案》。《方案》要求,從2016年1月開始,我省開展互聯網領域食品藥品侵權假冒行為治理行動,用3年左右時間,有效遏制互聯網領域食品藥品侵權假冒行為,初步形成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參與的監管格局。
區域聯動
推進全省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
《方案》指出,我省將加強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在食品藥品網絡交易監管中的研發應用,提高對網上食品藥品銷售侵權假冒違法犯罪線索的發現、收集、甄別、挖掘能力。區域聯動,推進全省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加強市州和與其他地區區域間執法監管信息共享,強化對侵權假冒違法犯罪線索的追蹤溯源和聯合行動,斬斷互聯網食品藥品銷售侵權假冒違法犯罪鏈條,鏟除互聯網食品藥品銷售侵權假冒違法犯罪的根源。
集中整治
有效遏制互聯網領域食藥侵權假冒行為
《方案》要求,用3年左右時間,有效遏制互聯網領域食品藥品侵權假冒行為,初步形成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參與的監管格局,相關法律法規更加健全,監管技術手段更加先進,協作配合機制更加完善,食品藥品網絡交易秩序逐步規范,電子商務健康有序發展。
從2016年1月開始,全省統一開展集中整治治理,我省互聯網領域食品藥品侵權假冒行為。
加強監管
完善網上交易在線投訴及售后維權機制
《方案》指出,打擊網上銷售假劣食品藥品,以食品、藥品、化妝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等社會反映集中、關系健康安全、影響食品藥品質量和市場秩序的侵權假冒行為為重點,組織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加強監管執法。堅持線上線下治理相結合,在制造加工環節,加強風險監測,凈化生產源頭;在流通銷售環節,加強網絡銷售食品藥品抽檢,組織開展相關抽檢并發布質量公告,完善網上交易在線投訴及售后維權機制。
落實責任
督促網絡服務商落實“通知—刪除”義務
《方案》要求,落實電子商務企業責任,加強對網絡食品藥品經營者的資格審查,加強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的審查和監測,建立完善舉報投訴處理機制,實施侵權假冒食品藥品信息巡查清理及交易記錄、日志留存,履行違法犯罪線索報告等責任和義務,配合其他執法部門反向追溯電子商務平臺上的侵權假冒食品藥品經營者。
督促網絡服務商落實“通知—刪除”義務,對利用網絡服務實施食品藥品侵權假冒行為的網絡信息,及時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
信息公開
公開食品藥品侵權假冒違法案件信息
《方案》強調,推進電子商務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充分利用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和“信用中國”“信用甘肅”網站等政府網站,加強食品藥品侵權假冒違法案件等信息公開,建立健全電子商務信用信息管理制度,推進食品藥品質量信息資源向電子商務企業和信用服務機構開放,促進電子商務信用信息與食品藥品領域信息的交換共享,完善電子商務領域信用評價和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加快推進食品藥品企業質量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建設,組織開展試點,加強企業標準信息公開服務。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