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專題 > 正文

    安倍用“軍事外交”糾合“特殊盟友”

    ??? 日本防衛預算料將“四連增”

    日本政府將于2016年1月4日召集例行國會,作為優先審議事項的政府預算案也已基本確定。新財年預算總額達到96.72萬億日元。目前已有數名內閣成員對預算案表示滿意,其中包括防衛大臣中谷元。防衛預算方面將比上一財年增加700億日元,總數高達5.05萬億日元,不但創下歷史新高,還將首次突破5萬億日元,也將成就首相安倍晉三第二次執政以來該項預算的“四連增”。

    《朝日新聞》(電子版)12月20日報道稱,2016年是日本實施國家財政健全計劃的首個年度,擴大預算的空間原本有限,其中大半被增加防衛預算占去了。該報道還提及新防衛預算的一些具體實施內容,比如購買“全球鷹”無人偵察機,以強化對釣魚島警戒監視;購買4架“魚鷹”戰機,以提高“離島被奪”時的軍事展開能力;購入KC46A空中加油機,形成因應安保法,為他國軍隊實施后方支援,或者為美國軍機提供空中加油等任務的能力。

    安倍的軍事野心似乎還遠不止于此,他甚至毫不掩飾自己在擴充日本軍事實力與影響方面的強烈欲望。12月16日,安倍在日本自衛隊第49屆高級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一方面極盡巧言,為其一手推動安保法作辯護,另一方面意味深長地強調,每天源自防衛省與自衛隊的動態情報及戰略情報,在他與各國首腦會談之際,多數對他作為首相選擇最佳決策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安倍要求與會的日本防衛要員重新認識一個事實,即他們每一天的每一個活動都直接關乎日本的國家利益,并希望他們將世界納入視野,靈動思維,付諸行動。安倍還自詡至今已訪問過63個國家或地區,幾乎每逢首腦會談之際都要提到防衛合作這個大話題。安倍進而要求日本陸海空自衛隊在與各國陸海空三軍的合作,不要僅僅停留在戰術性關系上,而要大膽地推進“戰略性國際防衛合作”。他還稱,迫切希望這種合作能成為擔當其基于“俯瞰地球儀”視點而展開的“戰略性外交與安全保障政策”之“一翼”。

    安倍的上述軍事思維與意圖實際上已充分滲透融合在日本的外交行動中,近期則集中表現在協同美國對中國南海局勢的軍事化干預行動。10月下旬,美“拉森”號軍艦強闖中國南海主權水域后,美中軍事對抗論一時間在日本甚囂塵上。日方同時突出“經濟+安保”兩方面抓手,緊鑼密鼓地展開對印度、澳大利亞、印尼等太平洋與印度洋地區重要國家的外交,力圖通過海洋安保問題建立某種“特殊關系”。

    12月11日至13日,安倍訪問印度并與印度總理莫迪會談,雙方確定了旨在深化日印“特別戰略全球伙伴關系”的中長期合作計劃,簽訂了有關秘密軍事情報、防衛裝備與技術轉讓、高速鐵路項目投資的協定,日方還原則同意對印出口核電技術。同時,雙方將加強合作,提高共同應對印度洋與太平洋海洋問題的能力。

    12月17日,日本與印尼舉行外務、防衛內閣成員會議(2+2),達成的主要成果包括:確定今后每兩年舉行該會議;啟動旨在簽訂防衛裝備及技術轉讓協定的談判;達成“強化海上安保對包括南海在內的地區和平穩定不可或缺”的共識;自衛隊參加印尼主辦的多國軍事演練;就明年日本與東盟防長會議進行合作。《讀賣新聞》12月16日報道認為,印尼是東盟的大國,在南海問題上持中立立場,但對中國海洋活動的警惕心理在增強,日本強化與該國合作,有對抗中方在南海行動的用意。

       1 2 下一頁      1 2 下一頁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