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廣東 > 正文

    深圳滑坡掩埋建筑疊加 不利失聯人員維持生命

    央廣網深圳12月24日消息(記者管昕)為進一步加大搜救力度、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同時繼續進行核實失聯人員信息、安撫家屬及安置受災人員等工作,昨天上午,國務院深圳光明新區“12.20”滑坡災害調查組在深圳成立。調查組由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任組長,成員包括公安部、監察部、環保部、住建部、安監總局、全國總工會、廣東省和深圳市政府有關負責人。

    而在昨天下午,深圳市也召開了關于滑坡災害事故的第七場新聞發布會。會上披露,截止目前現場已救出1名幸存者,抬出4具遇難者遺體。黃金救援72小時雖然已經過去,但對人的搜救仍將繼續。

    就現階段而言,救援工作還面臨哪些困難?接下來的救援將如何開展?是否還會有新的生命奇跡發生?

    和救援力量的投入難成正比的是,黃金救援72小時已過,目前僅抬出4具遇難者遺體,1名幸存者成功獲救。消防救援總指揮王郭社說,有時候生命探測儀很難做到精準探測。即使探測有生命跡象的地方,挖掘起來也比較困難。其中有一個地方探測的有生命跡象,已經挖了十米,才見著原來的房頂,把房頂打開一個洞,第一層搜完之后,又搜索下面一層,工作量比較大。

    滑坡掩蓋的面積足有50個足球場那么大,加上這次滑坡事故造成的土層厚度高,含水量大,危險也大,尤其是土層太厚給準確的定位帶來挑戰和難度。

    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長張虎介紹,現階段應該來講交通通道和工作場面已經打開了,主要困難還是土方。因為土層和土方還是相對比較大,有的地方達到了十幾米,當然邊緣的也有幾米這種情況,所以現在就想盡快讓建筑物露出地面,能夠盡快讓救援人員發現,從建筑物的頂面或者側面進去救援。

    “現場救援該如何突破”、“救援還缺哪哪些設備”、“如何安置,如何善后”,發布會后的現場提問環節,如何精準高效救援,始終是記者們關心的問題。

    張虎說,會在精準定位的基礎上,深化救援的重點。定位一個對比原來地貌,通過專家分析對原有建筑物影響,因為可能會由于推移而不在原來的方向。還有通過光學雷達、地質雷達以及高密度電法,還用了一個云端號,實際上用盡各種技術手段來保證盡量定位清楚。

    搜索時間長,挖掘工作量大,是救援面臨的最大現實。而滑坡掩埋和建筑物垮塌疊加的情況,對失聯人員維持生命又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比地震救援難度更大。

    王郭社說,和地震相比較而言,地震災害現場是建筑物,建筑物在坍塌以后是有空隙的,是有空氣的,甚至有的小空間里頭還有水,還有一些食物。這種現場,多數情況都是濕土填埋,極其的缺少空氣,這樣對人的生命的危害是最大的。對人的生命的延長和救援都是非常困難和非常極具的。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