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經過西部原野。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攝
高鐵穿過澄邁老城鎮龍吉村。龍吉是海南貢米之鄉。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攝
“環島高鐵通車后,整個海南島就像一座大城市,時空距離大大縮短。”日前,海南省東方市交通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地說。
隨著西環高鐵建成通車,全島“同城效應”凸顯,長達653公里的高鐵環繞全島,西環沿線居民看病、上學、打工等有了更多選擇。
看病|城市之間醫療共享
儋州白馬井鎮,距儋州市區那大鎮50余公里,連接兩地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中巴車。長期以來,白馬井鎮的居民到市區看病、購物等,需坐車50分鐘左右。“高鐵開通以后,我們看病可以選擇去海口,只要30多分鐘。”白馬井鎮居民許民長說。
許民長家住白馬井鎮中心衛生院旁邊,他告訴記者,平日里大家有感冒、發燒之類的小毛病,就近到衛生院治療就行了,稍重的病就往那大,更嚴重的時候就到海口求醫。“和那大相比,海口的醫療條件會好一些。有了高鐵,我們白馬井的居民也可以享有更好的醫療條件了。”
和白馬井一樣,東方板橋鎮也是距市區較遠的小鎮,毗鄰樂東,距東方市區八所鎮40公里,靠農村班線車連接兩地。西環高鐵開通后,在板橋設有高鐵站,使得這里一躍成為交通要道。“無論北上海口,還是南下三亞,都只需1個小時左右。”板橋鎮鎮長張維新說,以后板橋鎮居民享受城里的資源更方便了,“例如看病,去八所、去三亞、去海口,都有高鐵直達,非常方便。”
儋州市衛生局局長韋茂國介紹,目前我省西部地區沒有一家三甲醫院,醫療條件相對落后。高鐵開通以后,打破了交通限制,全島“同城效應”顯現,農村居民看病的選擇性更強了。韋茂國透露,除現有的西部中心醫院、農墾那大醫院外,儋州還計劃在濱海新區建設一家三級醫院,屆時將更好地為西部地區居民提供醫療服務。
打工|異地就業財路更寬
鐘孫科是白馬井鎮四里村村民,目前在白馬井海岸漫谷項目當保安。他告訴記者,他本有更好的就業選擇,因孩子尚小,父母年老,需照顧家里,只好在白馬井工作,領著2000多元的月薪。
“高鐵通車后,我想到海口去做生意,那時候往返海口和白馬井不到1小時,既方便探望父母,也可以帶孩子到海口上學。”鐘孫科說,這兩年白馬井發展很快。高鐵開通后,這里發展的勢頭將更加迅猛,“說不定在家門口也能做生意呢!”
“不只是西部市縣居民到海口謀生,海口市民到西部市縣工作的也大有人在。環島高鐵開通后,這種類型的人口流動將更加頻繁。”東方市就業局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
在海口一家旅游公司工作多年的黎朝菊,即將被派到新成立的東方分公司上班。“這正是環島高鐵開通帶來的改變。”黎朝菊說,環島高鐵通車,給旅游資源豐富的西部帶來了發展契機,因此公司計劃到東方市成立分部開拓市場。
黎朝菊說,此前從海口到東方坐大巴車要3小時,大家對到東方工作多少有些抵觸情緒。高鐵通車后,1個多小時就可到達。大家工作也有了更多選擇。
上學|往返學校路不再遠
“兒子,等你寒假回家就可以坐上高鐵了!”日前,白馬井鎮舊地村村民何炳良在微信上高興地對正在外地上學的兒子說。何炳良的家,就在新建落成的西環高鐵白馬井站旁邊。對他而言,高鐵不僅拉近了親人的距離,也帶來了改善生活的契機。
何炳良告訴記者,他家有3個孩子,大兒子已經被錄用為白馬井高鐵站的協警,二兒子在天津上大學,小女兒在海口讀衛校。“因為坐車不方便,女兒很少回家。”何炳良說,等到高鐵開通了,從海口坐高鐵直接就到了家門口,家人團聚變得更加容易。
高鐵不僅拉近了城市之間的距離,使年輕人的求學路不再遙遠,也給了學生家長們更多選擇的機會。東方市民王維安有兩個孩子,他計劃將他們送到海口上學。“東方的教育水平相對落后,送孩子到海口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王維安說,此前到海口路遠,高鐵開通后,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儋州白馬井鎮,加上流動人口在內,全鎮人口超過10萬,但目前只有一所初中,沒有高中,學位比較緊張。白馬井鎮政府辦公室主任陳明表示,高鐵開通后,可能會有部分學生會選擇到其他市縣上學。陳明透露,目前儋州市正在籌建濱海小學,以及在白馬井新建一所高中,為白馬井及周邊地區學生提供更多學位。(記者 徐一豪)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