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七彩秦州 > 鄉鎮動態 > 正文

    秦州區娘娘壩1613戶群眾喜遷新居

    據秦州新聞網報道,常言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然而,當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時候怎么辦?曾受到暴洪泥石流災害重創的秦州區娘娘壩鎮,將災后重建與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相結合,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自全省“1236”扶貧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娘娘壩鎮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將災后重建與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相結合,全力爭取和實施錢家壩及李子河口安置區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2014年易地扶貧搬遷實施以來,已投入資金24704.744萬元,共計搬遷28村1613戶,其中:涉及貧困村14個270戶1160人,新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宜居災后重建安置區2個。 

    20151225100419816.jpg

    2013年,娘娘壩鎮連續遭受4次暴洪泥石流災害,部分群眾因災返貧。今年2月,娘娘壩鎮對全鎮28個貧困村進行了全面摸底,對2013年列入災后恢復整村易地搬遷重建的受災貧困戶,通過多方爭取到財政貼息貸款戶均5萬元,緩解了搬遷群眾自籌資金籌集困難的問題。

    在易地扶貧搬遷實施過程中,針對部分搬遷自然村(組)處于危險區域,基礎設施滯后,治理成本費用過高,積極拓寬安置渠道,特別是借助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城鎮商品房、廉租房等,引導群眾逐步向天水市區和錢家壩、李子安置區有序搬遷轉移。

    娘娘壩鎮嚴格按照“政府引導、部門協作、群眾參與、全民共建”的原則,積極組織群眾參與工程建設和監督管理工作。特別是在各搬遷村組成立了搬遷村民理事會,把易地搬遷的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交給群眾,充分調動了群眾投身易地搬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為進一步減輕群眾搬遷負擔,實現貧困群眾順利搬遷,鎮上協調相關部門整合災后重建、公租房建設項目、危舊房改造、財政一事一議、安全飲水等項目資金,全力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目前,已完成總資24704.744萬元,住宅樓已全部完工。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