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甘肅日報報道 (記者 沈麗莉) 今年以來,省財政廳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努力把嚴的標準、實的要求貫穿到財政工作各個環節,各項重點工作有序推進,特別是圍繞貫徹落實省委“1+17”精準扶貧方案,主動作為,勇于擔當,精心謀劃實施了“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工程”,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探索闖出一條獨具甘肅特色的財政撬動金融支持扶貧開發的新路子,成為“1+17”精準扶貧系列政策中的核心和最大亮點。
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召開后,省財政廳在廣泛調研基礎上,深入總結了雙聯惠農貸款、婦女小額擔保貸款等涉農貸款政策實施經驗,針對貧困群眾想致富、貸不到款的難題,積極謀劃形成了“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工程”初步思路,為全省建檔立卡的97萬戶、417萬貧困人口量身定做了“精準扶貧專項貸款”,財政和銀行按照7:3的比例出資設立10億元風險補償基金,撬動400億元的銀行貸款,放大效果達到58倍。
7月16日,全省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工程正式啟動,8月11日,再次啟動第二批37個縣專項貸款工作,至此全省58個片區貧困縣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實現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全覆蓋。今年全省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可投放210億元,2016年達到200億元,實現三年任務兩年完成。截至11月10日,已累計發放貸款150.39億元,30.07萬戶、124.1萬貧困人口受益。在貸款發放管理過程中,省財政廳一方面積極加大宣傳指導,通過專題培訓、現場觀摩、經驗交流等方式,幫助各地干部理解政策要求,掌握具體規定,有效推進工作,保障了惠民工程不走偏、不走樣。另一方面,鼓勵各地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并注重歸納總結,及時加以推廣,有效激發了市縣工作的創造力,形成了多種有益的運作模式。
短短幾個月時間,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徹底結束了貧困戶貸不到款、貸不起款的歷史,取得了明顯的綜合多元效應,不僅解決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資金問題,而且帶動了特色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不僅激發了貧困農戶內在活力和發展動力,更增強了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