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跨境販毒集團將毒品藏在女包當中,企圖用快遞寄往中國臺灣。圖為繳獲的毒品。
廣州白云警方剿滅跨境販毒團伙,截獲企圖偽裝女包寄遞到臺灣的“K粉”440余公斤
新快報記者 陳海生 通訊員 謝錦煥 岑柏瀚 胡敏 文/圖
臺灣籍男子林某在廣州經營幾家臺灣美食餐飲連鎖店,殊不知,他暗地里卻是一個跨境販毒團伙的幕后指揮,他與多名臺灣男子雇用他人在異地取回毒品“K粉”,并購買女包進行改裝,將毒品精心藏在包內夾層,然后企圖通過物流寄遞渠道偷運寄往臺灣。
就在數百公斤“K粉”已進入物流環節、準備出境之際,廣州白云警方經縝密偵查一舉打掉該跨境販毒團伙,抓獲包括臺灣籍男子林某在內的犯罪嫌疑人9名,搗毀涉毒窩點2個,共截獲毒品氯胺酮(俗稱K粉)440余公斤,成功偵破該起公安部目標案件,同時也砍斷了這條通往境外的“毒鏈”。
線索 寄往臺灣的一批女包有蹊蹺
廣州市白云區,是有名的物流基地。近年來,物流寄遞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因此成為犯罪分子用來運輸、走私毒品的新渠道。2015年快遞新條例實施以來,警方加大了對快遞物流人員的培訓,加強了物流渠道的監管。
2015年6月2日傍晚,白云警方在工作中掌握到一條重要涉毒線索:當天有人通過物流公司運送一批可疑物品出境,極有可能是毒品。白云警方立即循線展開調查,民警在某物流公司了解到,當天上午10時許,有1名男子來辦理托運業務,要將一批女士手袋寄往臺灣,一共14箱,每箱有20個手袋。
在對該批托運貨物通過X光機檢查時,民警看見箱中的女式手袋底部偏厚,有改裝的夾層,細看還可以發現夾層里是包裝嚴實的粉狀物,而且整批貨物的重量也超乎尋常。民警現場將一個手袋的夾層打開,赫然發現1包重約0.5公斤的可疑黃色粉狀物,于是當場依法扣押了全部手袋,并將黃色粉狀物送檢。很快,檢驗信息反饋:黃色的粉狀物為毒品氯胺酮(俗稱“K粉”)。經清點,每個手袋里都藏有重約0.5公斤的“K粉”,此次扣押的手袋里共有毒品142.3公斤。
調查 團伙成員年紀最小的僅17歲
鑒于案情重大,白云警方立即向上級公安機關匯報案情,將該案申報為公安部目標案,并成立專案組開展了前期調查工作。根據物流公司的相關記錄,托運該批毒品的男子自稱“費軒杰”,運往地是臺灣臺中市。但民警多方核查,證實該男子留下的身份信息是虛構的,而且臺灣方面的收件人身份信息也無法查實。民警通過大量的信息比對、走訪調查、調取監控、警情分析等基礎工作,逐步發現了該案背后藏有一個特大跨境販毒團伙的蹤跡。
各種偵查情況表明,該案是由1名臺灣籍男子幕后指揮,在廣州雇用了多名團伙成員負責運輸、包裝、寄遞毒品“K粉”。團伙成員先從外地帶回“K粉”,再購買女士手袋進行改裝,然后將“K粉”藏到手袋夾層,最后企圖通過物流運往境外。
通過暗中對化名“費軒杰”的男子進行調查,民警確認此人為19歲的湖南籍男子費某。包括費某在內的團伙成員共有6男2女,均來自湖南,他們當中最大的21歲,最小的僅17歲。在警方扣押紙箱后,費某等人仍然在廣州白云區活動,并沒有外逃的跡象。經過研判,民警判斷這伙人并不知道自己托運的毒品已被扣押,于是對幾個重要地點進行嚴密布控。
抓捕 桑拿房內“放松”被一鍋端
6月19日23時許,犯罪嫌疑人費某等人再次出現。他們中的幾個人再次前往物流公司,要托運20箱貨物。民警并未急于展開抓捕行動,待幾名嫌疑人離去后,一方面立即采取偵查措施掌握該伙人的行蹤,另一方面對他們寄遞的物品進行檢查,發現此次他們托運的仍然是女包,收貨地址、收貨人都與上次相同,所不同的是在這批女包中,每個包里都藏有“K粉”約1公斤,警方一次性繳獲了整整206.22公斤的毒品“K粉”。
次日凌晨,“偵查人員反饋,將毒品寄出后,這伙人決定去泡桑拿‘放松一下’,這是個收網的好時機?!睂0附M民警認為抓捕時機已經成熟,于是立即展開行動,于當日清晨5時許,調動了10名特警,再加上負責偵查的2名民警和來自禁毒大隊的2名民警,一共14人,直撲廣州海珠區南某大酒店,將正在桑拿房內蒸桑拿的費某、柏某等8名湖南籍團伙成員一舉抓獲。
該伙犯罪嫌疑人落網后,整個案情進一步清晰:他們日常接受1名藏在幕后的臺灣籍男子指揮,由嫌疑人柏某負責租車前往東莞市取回毒品“K粉”,嫌疑人費某則負責在花都區購入低價女包進行改裝,最后通過物流渠道蒙混運往臺灣。為了更好地偽裝他們的運毒活動,他們甚至在白云區租下一個倉庫,專門用來臨時存放毒品、改裝女包以將毒品藏進包里,每次完成發貨后,幕后老板為每個成員發放2000元左右的酬金,而嫌疑人柏某會更多一些。
深挖
幕后臺灣老板
經營餐飲連鎖店
白云警方立即對該伙人租用的倉庫進行了查處,繳獲了物流單據多張,并前往東莞進行調查,查清了嫌疑人收取毒品的位置為東莞市虎門鎮西安路上的一間倉庫。白云警方對這間近500平方米的倉庫進行了搜查,再次繳獲毒品“K粉”98.25公斤及女士手袋等涉案物品。
接下來,白云警方一邊抓緊審訊工作,一邊緊追該案的幕后老板。據交代,這伙年輕人在廣州的聯系人是35歲的臺灣人林某。民警介紹,為了逃避偵查,該團伙還經過一定的培訓。嫌疑人之間相互聯系時,從來不說“K粉”或者“貨”,而是使用“包包”作為毒品的代稱。有一次,團伙中一成員不小心說了“貨”這個字眼,曾被林某罵得狗血淋頭。
在上級公安機關的大力協助下,專案組民警逐步查明了涉案嫌疑人林某等多名臺灣籍男子的身份信息。警方通過偵查,發現林某是一個臺灣老板,在廣州經營幾家臺灣美食餐飲連鎖店。8月12日晚,白云警方再次出擊,在番禺區南村某小區將林某抓捕歸案,同時在其家中、汽車內搜出毒品冰毒約10克、物流單據等涉案物品。至此,這個特大跨境販毒團伙被白云警方成功摧毀,9名犯罪嫌疑人落網,446.77公斤毒品被收繳。目前,落網的9名犯罪嫌疑人中,已有6人被依法批準逮捕,涉案的其余臺灣籍嫌疑人的追捕工作也在進行中。
近日,白云警方根據有獎舉報的相關規定,對提供涉毒線索、協助破獲該起跨境運毒案件的熱心群眾予以現金獎勵10萬元。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