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徽縣柳林鎮廟坪村,映入眼簾的是粉刷一新的房屋、寬敞整潔的庭院,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水泥路“穿梭”在田野與村落之間……“這兩年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路修好了,文化廣場也馬上就建成了,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好了。”村民馬懷忠笑著說,“現在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設施全了農民笑了
殘疾人喬必正坐在剛建成的文化廣場邊,看著正在進行最后裝修的村衛生室,不由感慨萬分:曾經看病要走幾十里的山路到鎮上去,現在好了,衛生室修到了家門口,以后看病方便了!
去年以來,廟坪村積極爭取上級項目支持及幫扶企業等社會力量資金支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先后由鎮村自籌、幫扶企業幫建,投資40萬,建成了廟坪村村級組織活動室,投資10萬元建設村級衛生室項目即將竣工,投資40萬元的文化廣場已經建成使用。2013年,縣上積極爭取項目實施了柳林鎮峽口村到廟坪村全長10公里的道路硬化工程。如今,4米多寬的水泥公路使村民們徹底告別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情況。
產業興了腰包鼓了
時下正是農閑季節,但廟坪村卻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村民忙著栽種銀杏樹、養殖土元、修整房屋……村民的臉上滿是喜悅。“今年秋季,我們村的銀杏葉銷售火熱,外地老板上門等著收購, 1畝地平均都能賣到1600元左右。”村支書陳明澤高興地說,“現在大家都自發栽種銀杏樹,積極性可高了!”
村級道路的通車,不僅方便村民出行,也喚醒了村里沉睡多年的資本。以前,廟坪村80多畝銀杏樹,樹葉只能自生自落,現如今真的成了群眾致富的“黃金葉”。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駐村幫扶工作隊結合廟坪村具體的村情民意,探索制定了“121”(即一種,種植銀杏;兩養,養殖生豬和土元;一勞務)的產業發展模式。目前,全村共發展育苗360余畝,在柳莊、王坪社栽植優質核桃1000畝,成立了土元養殖合作社,發展殘疾人土元養殖戶20戶。幫扶企業金徽礦業為全村貧困戶購買仔豬,年內發展養殖大戶3戶,新增生態養雞場1個、手工作坊2家。新開設網店4家,2015年通過電子商務銷售銀杏葉收入達38400元。
村貌變了心里美了
“老張,你家外墻刷完了嗎?還有沒有剩的涂料,我還差一點。”“李哥,把水泥遞給我一下!”……如今,行走在廟坪村的鄉村公路上,隨處可見人們忙著施工改造村民房屋立面、房前屋后基礎設施的情景,一幢幢風格統一、粉刷一新的房屋,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去年以來,廟坪村啟動實施了農村風貌整治,落實危房改造項目30戶,為王坪、段灣兩戶貧困戶建起了新房,有28戶貧困戶正在實施維修,排除了居住安全隱患。并安裝了太陽能路燈33盞,投資3萬元對村內道路及飲水工程進行整修維護,聯村企業金徽礦業資助水泥10噸,對村內排洪水渠進行了全面整修。
廟坪村人物質生活提升了,他們的精神生活也富裕了起來,通過開展以“新農村、新農民、新風尚、新形象”為內容的“四新”競賽活動和“致富能手”“好媳婦”“好婆婆”“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表彰獎勵了7戶五星級文明戶、8戶四星級文明戶,倡導新風尚,培育新型農民,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記者 白楊 通訊員 賈寒峰)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