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文化 > 西部文化 > 正文

    西藏萬件文物首獲“電子身份證”

    佛像、唐卡、瓷器、絲織品……這些收藏在西藏博物館的老古董,如今將正式擁有一張屬于自己的“電子身份證”。

    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西藏博物館館藏文物數字化建檔工作進展順利,截至目前,首批萬余件珍貴文物已順利完成建檔,后續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此舉有利于幫助摸清西藏可移動文物資源狀況,助力構建科學的文保體系。

    西藏博物館于1999年開館,是西藏首座現代化博物館,目前館內藏品達52萬余件。長期以來,由于技術等多方面因素制約,館內文物只有簡單目錄,缺乏符合現代館藏文物管理要求的檔案,為文物普查及科研工作帶來不便。

    西藏博物館保管部副主任巴桑潘多介紹,此次數字化建檔工作主要包括文物名稱、類別、級別、年代、質地、外形尺寸、質量、完殘程度、保存狀態等14項基本指標,操作過程中,工作人員會根據文物分類統一拍照和編號,旨在全方位記錄文物的“基因式信息”,完善可移動文物信息管理平臺。

    記者 許萬虎

    文章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劉姍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關鍵詞: 賈松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