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娛樂 > 音樂 > 正文

    甘肅紀錄片《敦煌畫派》明晚登陸央視

    原標題:紀錄片《敦煌畫派》明晚登陸央視

    1月19日至24日每日21時59分在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播出

    現場演出

    啟動儀式

    中國甘肅網1月18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道 (記者 高宏梅) 由省委宣傳部出品,酒泉廣播電視臺、甘肅大敦煌影視有限公司攝制的六集紀錄片《敦煌畫派》將于1月19日至24日21時59分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1月17日,《敦煌畫派》首映式在蘭州舉行,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連輯、副省長夏紅民出席首映式。經過創作者三年的艱苦奮戰與精心打磨,這部長達4個多小時的敦煌藝術大片將在傳承千年的古老畫派為甘肅打通另一條藝術大道。

    上世紀初,敦煌莫高窟被重新發現,中古時期連續一千多年的壁畫、彩塑,掩埋在流沙里的無數美術杰作改寫了中國繪畫史,引發了當代中國畫家長達70年的“本土西行”。張大千、常書鴻、段文杰、董希文等一大批藝術家在莫高窟追慕晉唐,重返傳統,從敦煌汲取中國繪畫變革的力量。許多藝術家終其一生面壁臨摹,雖九死其猶未悔。

    敦煌莫高窟是人類文化遺產中獨一無二的美術奇跡,一部深藏在大漠中的中國美術《詩經》。敦煌壁畫呈現了中國繪畫技法與風格的千年流變,反映了絲綢之路上四大文明的交流融合,展示了中國美術史上最燦爛輝煌的篇章,對中國美術發展的歷史貢獻十分巨大,對世界美術的影響十分深遠,其歷史地位與藝術價值無與倫比。

    為了全面系統地挖掘、提煉和展示敦煌石窟藝術的偉大成就,紀錄和反映打造敦煌畫派的藝術工程,2013年起,在省委宣傳部的指導下,酒泉廣播電視臺、甘肅大敦煌影視有限公司攝制了六集高清紀錄片《敦煌畫派》。全片由《大千面壁》、《美術詩經》、《敦煌微笑》、《花開敦煌》、《巖彩之路》、《朝圣敦煌》組成。作為國內首部從美術學角度深入解讀敦煌壁畫、彩塑歷史淵源及其傳承發展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敦煌畫派》不僅僅停留在敦煌石窟藝術成就的平面展示,而是從浩如煙海的敦煌美術遺存中挖掘提煉敦煌藝術精神,尋找敦煌藝術與中國美術史、世界美術史之間的必然聯系,尋找敦煌畫派與當代世界美術思潮之間的對應關系。樹立了敦煌藝術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為中國美術在21世紀的創新發展探索新路,呼喚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在首映現場,《敦煌畫派》總導演,總制片秦川為能完成這部恢宏的作品非常欣慰:“三年前,我很不自不量力地接下這個片子,拍攝時才發現創作幾乎難于上青天。期間一位有名的導演曾戲謔,秦川膽子太大,這么可怕的片子都敢去做。我們硬著頭皮選擇了一條走到黑的道路,用最笨的辦法尋找資料,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尋找佐證,本著這種精神,紀錄片中無一字無出處,無一畫無來頭。三年的拍攝過程中,他的足跡遍布全國18個地區,還去過臺港澳,巴黎,最終表達了中國美術波瀾壯闊的歷史風云,敦煌要和中國、世界美術史發生關系的愿望,并且讓全國跟美術沒有關系的人無障礙地進入敦煌。”

    連輯在首映式上表示,《敦煌畫派》的哲學藝術就是信仰,傳承了十一個世紀。在學術體系上,敦煌有完整的學術體系,它的核心是敦煌美術。敦煌藝術對當代中國甚至世界藝術都產生了重要影響。這部作品貫通古今,融匯中外,旁征博引,縱橫捭闔,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達到了為敦煌畫派立言立論的高度。這是多年來表現敦煌文化藝術題材影視節目中的精品力作,也標志著我省本土紀錄片的制作水準上了一個新臺階。

    文章來源:中國甘肅網-蘭州晚報 責任編輯:劉姍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