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死了,還從沒這么冷過,手都凍僵了。”1月22日11點多,剛從外面辦完事回到家中的市五中教師安陸,手套、口罩、帽子全副武裝,卻依然凍得直跺腳,一進門就趕緊跑到暖氣邊取暖,羽絨服也不敢脫。
這兩天一大早出門的市民和安老師一樣,都明顯地感覺到氣溫一直走著下坡路,天氣比前兩天冷了很多,讓一直生活在“小江南”的天水人一時還有些不適應。
氣象局:
范圍最廣
強度最大的一次降溫
據天氣預報,1月22日秦州區最低氣溫為-7℃,最高氣溫為-2℃。這還不算今冬天水最冷的天氣。那么最冷天氣在什么時間?會有多冷?是我市歷史上最冷的天氣嗎?帶著這些問題,22日下午,記者來到天水市氣象局采訪。
“由于受蒙古冷渦東移南下的影響,我市氣溫持續下降,未來兩三天市區最低氣溫將達到-15℃左右,日最高溫度也會在0℃以下。”就這兩天的降溫情況,市氣象臺臺長姚延鋒如此說。
根據往年氣象記錄,每年的1月為我市氣溫最低時段,上個月月平均氣溫為0.9℃,1月到目前為至平均氣溫為0.1℃。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來我市還沒有出現過-15℃左右的寒冷天氣,最低溫度歷史同期一直偏高,保持在-10℃左右。“只在2011年我市同期出現過-14℃的低氣溫,是當年最低溫度記錄。”姚延鋒翻看著氣象記錄,肯定地對記者說。
姚延鋒說,這次強降溫天氣是我市近年來范圍最廣、強度最大的一次降溫天氣。最高降幅達7-9℃,山區和高海拔地區降溫將達10℃以上,最低溫度有可能達到-20℃。
據姚延鋒介紹,天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低氣溫出現在1955年1月10日,為-19.2℃。此次降溫過程中最低氣溫有可能逼近或突破我市歷史極值。同時他表示,低溫天氣不會持續時間太長,26日開始將緩慢回升。姚延鋒說,進入2月后是立春節氣,再次強降溫概率較小。
醫生:
防寒保暖 清淡飲食
氣溫驟降會對市民的身體造成什么影響,容易引發什么疾病呢?當天,記者赴市內各醫院了解到,由于天氣寒冷,導致去醫院就診的病人比平時明顯增多。
407醫院內科的楊懷恩大夫說,天氣寒冷易誘發哮喘、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同時人體體表毛細血管受冷刺激收縮,波動性增強,心臟負擔加重,易導致心臟病、心血管病、血壓升高和誘發冠心病。此外,胃潰瘍患者在寒冷的刺激下,也會出現胃出血的現象。
楊大夫特別提醒廣大市民,寒冷天氣下老人和小孩最好減少戶外活動,外出注意保暖。老人大多穿得較多,身體不靈活,更要注意防滑防摔。同時應注意室內溫度不能過高,室內外溫差太大也容易生病。
寒冷天氣,怎么穿衣更暖和,楊大夫建議,可貼身穿保暖內衣,中間穿保暖性高的毛衣,外層穿防風防水的衣服。同時系緊領口、袖口和下擺,減少空氣對流。還要戴圍巾保溫,防止熱量從領口散失;穿底子厚的鞋,避免“寒從腳下起”。
楊大夫還建議,寒冷季節里在飲食方面,呼吸道疾病和胃潰瘍患者要少吃酸辣刺激性食物。胃潰瘍疾病患者尤其要忌酒和少吃煎炸食物。感冒患者要多喝水,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清新。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少吃肥肉等高脂肪和高血糖的食物,以免血液黏稠度增高造成血液流通差而加重病情,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可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適當吃一些魚肉、豆類等。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