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民族商會踐行精準扶貧“獻愛心,送溫暖”活動圓滿結束》
本網張家川特訊: 馬聰攝影報道: 2016年1月24日,盡管氣溫在零下二十一度左右,但阻擋不住民族商會會員獻愛心的火熱的心,在商會秘書長馬世恩的帶領下,會員馬國孝、馬山瑞、楊艷軍和阿陽網站負責人馬聰一行走訪慰問了馬關、龍山、大陽、張川鎮、木河等鄉鎮的孤寡老人,至此,100個溫暖包全部發放到位。
在全縣上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精準扶貧”會議精神的熱潮中,在全縣上下踐行“三嚴三實” 教育活動的時刻,作為非公經濟組織的民族商會,在縣委統戰部的正確領導下,在縣工商聯的業務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守法誠信獻愛心活動,深入開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暨“四大雙百”行動經驗交流會會議精神,積極響應“精準扶貧”號召,同心同德,高舉弘揚統一戰線偉大旗幟,“大團結,大聯合,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全民創業、遵紀守法、富民強縣,一幫一帶,共同進入小康社會,面對新情況新要求,我們既感到十分光榮,又感到責任重大。張家川民族商會是由張家川縣各行各業熱心家鄉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企事業單位、民族企業家和有關團體自愿參加的非營利性民間愛心組織。其宗旨是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結合社會調查,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救助活動。去幫助社會上不幸的個人和社會群體,安老助孤、為各級政府分憂,為弱勢群體解困。
商會自成立以來,我們在資助貧困大中專學生完成學業,救助殘疾人、孤寡老人、孤兒的基本生活,捐助“七災八難”重大病患者的醫療費,在清真寺的維修、修建方面的幫助,阿訇的培訓、民族人才的培養等方面共捐資2000多萬元奉獻著愛心,救助著弱勢群體。今年入冬以來,在繼認領孤兒和留守兒童“壹基金”溫暖包120個發放后,又啟動了孤寡老人愛心禮包認領活動,共認領了100個溫暖包,每個包大概205元(一套保暖內衣120元,一雙暖鞋30元,一雙襪子5元,一床被子50元),溫暖包發放情況如下,涇源縣發放20個,張川中心敬老院發放46個,張棉鄉敬老院發放6個,平安鄉敬老院發放6個,馬鹿鎮敬老院發放5個。2016年1月24日,盡管氣溫在零下二十一度左右,但阻擋不住民族商會會員獻愛心的火熱的心,在商會秘書長馬世恩的帶領下,會員馬國孝、馬山瑞、楊艷軍和阿陽網站總負責人馬聰一行走訪慰問了馬關、龍山、大陽、張川鎮、木河等鄉鎮的孤寡老人共計17戶人家,至此,100個溫暖包全部發放到位,愿我們的愛心使救助的老人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多一份溫暖,多一份開心。禮包不貴是心意,老人的幸福快樂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馬世恩秘書長常說:我們進行的是一項光彩事業,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錢是身外之物,是一種處世的工具,雖然擁有,但不是個人的,應該是社會的。擁有金錢越多,應該盡社會的責任越大,救助弱勢群體,為各級政府分憂,為社會盡責,傳遞正能量,踐行核心價值觀,加強民族團結,促進社會和諧,是我們的責任。之所以這樣做,是深深的感恩社會的造就,感激黨的好政策,回報家鄉這片養育我們的熱土和可親可敬的父老鄉親們,也是我們更好的踐行核心價值觀,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
神州萬里競發展,正是揚帆遠航時。讓我們團結起來,以縣工商聯為橋梁和紐帶,抱團發展,大力弘揚優秀建設者和光彩事業精神,堅持服務社會與接受教育相統一,廣泛發動與自愿參與相結合,典型示范與整體推進相統籌,大力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
馬世恩秘書長心系弱勢群體,晝夜難安,視扶貧濟困為己任,24日早又作詩一首,附后:
《臘月心連心》
——馬世恩
隆冬寒流滴水冰,
安居暖屋心不靜。
孤寡老人今何居,
缺穿少吃犯時艱。
今日老人我明日,
代代相傳是常理。
生命尊嚴不可違,
愛心禮包表心意。
老人安好心舒展,
和諧美景處處現。
偉大祖國是我家,
愛心奉獻靠大家。
社會責任人人盡,
小康生活我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