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綜合 > 正文

    樂治鎮決戰貧困同步小康工作穩步推進

    2015年,樂治鎮緊緊圍繞“決戰貧困、提速趕超、同步小康”的總體目標,盡職盡責保民生,全力以赴促發展。全鎮呈現經濟發展、政治文明、社會和諧、生態文明、作風轉變的良好局面。

    一、重點指標明顯提高。2015年全鎮完成固定資產總投資3.2億元,占年初總任務3.1億的103% ;完成招商引資4300萬元的省外資金,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數4000萬元的107.5%。財政收入實現6652萬元,同比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250元,同比增長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9120元,同比增長9%,減少貧困人口1410人。

    二、產業結構明顯優化。一是抓實農業板塊經濟。合理規劃6大農業板塊布局,運用“六個一”即:“一張圖紙做規劃、一套班子抓樣板、一個會議聚思想、一根好苗保質量、一本冊子傳技術、一個考核促進度”工作法,大力提升板塊經濟工作落實力。全鎮共種植雜交玉米2.4萬畝;蔬菜0.9萬畝;新建特色經果林種植7078畝,烤煙規范化種植2550畝,糧增工程縣級示范點2個100畝,完成中藥材種植610畝,二是畜牧養殖業規模明顯擴大。2015年全鎮大牲畜存欄15322頭,其中牛存欄6226頭,出欄1786頭,同比增長2.5%,羊存欄468只,出欄1105只,同比增長2%,豬存欄8628頭,出欄2867頭,同比增長3%,禽存欄120000羽,出欄40000羽,同比增長3.5%。

    三、城鄉面貌明顯改觀。一是城鎮化建設進一步加強。完成城鎮化建設1平方公里,新增城鎮人口306人,新增就業人數達200人,城鎮人口達到8160人。投資3740萬元進行示范性小城鎮建設,完成“8+x”示范性小城鎮建設項目22個,(其中:達標項目8個,續建項目14個),修建排污管網2.1公里,新建路網1.5公里,完成三叉塘濕地公園建設15畝,完成干部職工保障房建設72套,3600平方米,路燈改造86顆,項目爭取移民新村建設項目200萬元、采用BT模式墊資3500萬元完成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古街民居改造,與黔西南州鯤波綠化有限公司簽約,用土地置換開發、公司全額投資的模式完成占地115畝、投資1500萬元的小城鎮二期工程。實現城鎮化率達到30%;二是“美麗鄉村”建設穩步推進。投入創建資金 57.1 萬元,整合項目資金 1.5 萬元落實“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點5個,在啟動實施“貴州民居”改造農戶46戶,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對象為137戶。三是文明創建工作力度明顯提高。投資27萬元新增垃圾桶120個,垃圾斗5個,灑水車2臺,改裝車輛2輛,配備工作人員18名。

    四、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一是通村公路實現全覆蓋。投資1074.3萬修建通村水泥路21.486公里,蠶箐至大營10.161公里、蠶箐梁子至黃泥沖6.725公里、樂治至石母豬4.6公里,實現全鎮村村通水泥路,通村公路率達100%;二是水利工程逐步提高。爭取縣發改局投入以工代賑資金31萬元,解決楊家灣村、塘邊村共計330戶1334人、340頭牲畜的飲水問題;縣水務局投資63.2萬元建成高枧村及高枧小學師生飲水工程,投資5.98萬元改造箐腳至碓叉壩的人畜飲水工程、投資15.77萬元,解決了蠶箐小學、座拱小學學生飲水,爭取縣移民局投資50萬元修建樂治移民街排洪大溝即將竣工,鎮政府整合資金31萬元解決戛泥壩村、塘壩村灌溉工程,啟動建設城區供水工程;三是協同推進電力、通信設施建設。爭取扶資10萬元,安裝100KVA變壓器一臺,水泥電桿9根,10KV電力線0.678千米。

    五、社會事業明顯進步。一是落實政府辦教育,重視教育發展。實施教育“9+3”計劃,九年制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9%,初中入學率為100%。2015年增加教師34人,其中:(初中新增特崗教師5人,調入5人,小學新增特崗教師5人,調入12人,新增幼兒教師7人),全鎮在校生3064人,其中:(中學1167人,小學2897人);各校學生食堂全部投入使用,教師周轉房已經竣工4棟,另外5棟正在修建中。二是計生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常住出生率為7.89%,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4.03,一孩性別比為109.09;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為97.86%,流動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為94.74%;政策外二孩率為0.79%,政策外多孩率為0;己婚育齡婦女應術未術率為0.08%;二是加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宣傳和收繳力度。全鎮6660參合農戶,參合人次達23090人,收取新農合資金為201.41萬元,參合率達70.35%,在全縣排名第11名;三是扶貧幫扶、社會救助全力保障。雨露計劃支助66人,貸款貼息11戶,全年減少脫貧人口1410人。共發放低保金275.5萬元,享受農村低保共810戶,1956人,五保供養61戶,64人,按時足額上卡發放低保資金。發放臨時救助資金86800元、衣服28套、棉被36床、冬春救助糧70.2865噸、菜籽油100桶,完成2016年冬春救助摸底工作,共1060戶,3507人。四是關愛留守,真情傾心弱勢群體。落實“四個專項行動,三個重點工作”,加大對三類人員救助工作力度,采取雙線幫扶措施,落實結對幫扶,加強留守兒童安全隱患排查及心理健康教育,強化留守兒童父母勸返、勸帶工作(父母勸返204人,勸帶97人),確保我鎮三類人員權益得到有力保障。全鎮殘疾人共982 人,空巢老人457戶,760人,留守兒童974戶,1935人。留守兒童納入低保206人,共發放279029元,享受臨時救助20人,共發放2500元。錄入殘疾人數據1082人。五是社會治理穩步推進。利用“互聯網+”基數平臺,加強對刑釋解教人員、問題青少年、吸毒人員等特殊群體的有效管理,嚴防重大敏感事件、群體性事件、突發事件、刑事案件和重大疫情、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網絡輿情事件的發生,堅決防止沖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件,切實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強化對156名“涉穩對象、涉毒人員、在逃人員、重大刑事犯罪前科、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經常上訪人員”的管控。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