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錢江晚報采訪時,專門研究中藥材的李明焱就說,中醫藥的發展面臨一個新的關鍵時刻。“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但在社會上,卻有很多人不相信中醫、不相信中藥。”他說。
李明焱說,中醫藥的功效已為歷史所證明,為什么現在反而有許多人在懷疑?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們的中藥材和中藥飲片出了問題?!安辉偈堑赖?、天然、綠色、無污染,傳統中藥材的功效變差了?!?/p>
在今年省兩會上,李明焱共帶來了8個建議,其中一個就是:建立道地藥材評判體系,保證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
李明焱說,傳統中草藥與土質、氣候、環境、采收時機息息相關,這就是中藥材行業十分強調的“道地”性。同樣的藥材品種,生長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氣候,其效果就可能完全不同。
隨著社會人口急劇增加和生態資源被破壞,自然道地中草藥資源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要,很多品種只能靠人工種植取代。要使中藥材有療效,就必須講究藥材的道地栽培,選擇藥材的原產地、按照中藥材的物理學特性,進行仿野生栽培。
另外,針對藥材的道地性,缺少一個綜合檢測評價方法?!半m然有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但標準的低水平和簡單化,規定指標與藥材功效的真正關聯難于判斷?!?/p>
李明焱舉了一個例子,野山參和人工種植的人參,藥典規定的有效成分人參皂甙在檢測中相差無幾,“但是在實際運用中,功效卻差異懸殊?!?/p>
缺乏道地藥材評判體系帶來的另外一個結果是,中藥材優質不能優價。比如“浙八味”中的麥冬,浙江的品種只能三年一采,產量低,價格高,臨床療效好。但在湖北、四川等地種植的麥冬,產量高、價格低。浙江的麥冬效果最好,在市場上卻不具有競爭力,這直接導致浙江種植麥冬的藥農越來越少。
“不能讓中藥材的質量變差,毀了中醫藥事業?!崩蠲黛驼f,要在符合國家藥典標準的基礎上,組織老藥工,根據藥材的道地性、生長年份、干凈程度、炮制工藝等方面進行評判 。同時建立中藥材生產可追溯制度,建立中藥材、中藥飲片等級標準,根據不同等級確定不同的終端價格,確保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的優質優價。
本報記者 朱麗珍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