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傳真 > 正文

    西藏自治區政府:十三五期間西藏全部脫貧

    原標題:西藏“大扶貧”決戰“最貧困” 確保69萬人如期脫貧

    新華社拉薩1月26日電(記者王軍、許萬虎)今年50歲的頓珠是西藏昌都市邊壩縣的居民,由于患有嚴重的大骨結病,雙手十個關節嚴重變形,根本沒法勞動,家中一年收入僅有四五千元,日子過得相當清苦。

    脫貧致富過上小康生活是頓珠多年來的夢想。西藏是全國大骨節病重病區之一,大骨節病患者集中在昌都地區,其總數占到西藏的60%以上,因病致貧是當地發展最大的問題之一。未來5年,69萬像頓珠一樣因病致貧、因智致貧的群眾將實現拔窮根、摘窮帽,過上富裕生活。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政府了解到,“十三五”期間,西藏將加大扶貧開發力度,通過健全整體攻堅機制、落實精準扶貧舉措、統籌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實行扶貧開發目標管理責任制等方面,打造大扶貧格局,確保6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作為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十二五”期間,西藏逐步建立完善政策扶貧、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援藏扶貧、產業扶貧等扶貧模式,貧困發生率下降至32.95%。

    但是,因自然災害和疾病多發,貧困群眾發展能力弱,精準扶貧機制尚待完善等問題,西藏扶貧開發工作仍存在返貧率高、“硬骨頭難啃”等困難,成為制約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之一。“十三五”期間西藏脫貧攻堅任務依然繁重。

    具體來看,目前西藏扶貧依然存在貧困人口基數大、貧困集中連片、局部貧困突出、貧困程度深、返貧現象普遍、相對貧困突出等困難。人居環境差、生產方式落后、貧困人口素質低等因素,一直困擾著貧困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2014年底,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實現程度僅為65%,貧困成為制約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指標。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在“十三五”期間,在我國現行標準下,西藏將確保6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全面解決,貧困發生率降至5%以下,貧困人口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6%以上。

    為實現這一目標,西藏各級扶貧部門提出將全力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把解決貧困群眾脫貧問題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任務,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打造大扶貧格局,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西藏自治區扶貧辦黨組書記茍靈說,從今年起西藏扶貧部門將把日喀則、昌都、那曲三個貧困人口占全區貧困總人口74.39%的地區作為扶貧工作重點,計劃通過項目、產業、安居、搬遷、就業、技能、援藏以及駐村扶持等手段,從根本上解決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