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1月30日電 (李紅 武文海)多年來,曾任職甘肅隴南市文縣農牧局下屬二級局局長的蔡中華,在人情和金錢的誘惑下,不惜以身試法,當起“組織部長”的角色,通過勾結、指使當地人事、教育部門多位相關人員,偽造虛假人事分配文件,使各自的親屬順利進入“體制”內,成為吃“皇糧”的國家干部。
甘肅省隴南市人民檢察院日前對外披露,在蔡中華等人的幫助下,19名無業人員搖身變成公辦教師,3年內非法領取國家財政工資百余萬元。目前,隴南市康縣人民法院已依法對蔡中華等人判刑。
據檢方透露,2014年,隴南市人民檢察院在查處文縣一起農村基層組織成員職務犯罪案件時,就得到線索:某包工頭通過蔡中華,把妻子弄成了公辦教師,領著財政工資。隨后,偵查人員調查發現該名被舉報女教師的工作分配文件根本查不到,相同文號的文件是其他事項。由此,揭開了文縣教育局一樁令人震驚的“假教師”案。
目前,該案被告人已上訴,二審正在進行中。
檢方還指控,2005年,蔡中華在利用職務之便,偽造了縣人事局分配工作的通知,安插蔡某龍、季榮(化名)二人在農機局吃“皇糧”。隨后的8年,蔡某龍從未出現,但其名下工資17萬元被領走;季榮則從下崗女工變為“大學生”,長達6年只領工資不上班。
蔡中華接受調查時說,“假文件”是其大哥給的,為的是給侄子安排工作。但根據實際調查,蔡中華的侄子并不叫蔡某龍。
此外,2011年11月,蔡中華得到信息:文縣教育局有安插人的機會。于是,他約了任于洲、劉繼成、李文平等人商談安排“自己人”當老師,當財政供養人員事宜。
當時,任于洲是文縣人事局工改辦主任,負責對新分配人員辦理工資手續、試用期滿轉正定級、新調入人員工資確定、新建或更新工資檔案等工作審核;劉繼成是文縣教育局人事股長,負責教師資格的認定、管理教職工人事檔案;李文平則是文縣教育局教育經費管理中心主任,負責教師工資的審核上報。
據悉,每年教育系統都會通過人事主管部門招錄一些教師,分配到偏遠的農村學校??傆幸徊糠秩艘蚍N種原因向教育局提出辭職,造成了教師隊伍人員流失。但教育局并沒有把人員減少的情況及時、主動地上報人事、財政主管部門,已辭職離崗的教師工資仍按月足額撥付。這無人領取的工資使一些人蠢蠢欲動。
就這樣,頂著離職教師的缺額,蔡中華等人安排各自親屬共計19人當上教師,并為其中11人轉正。2011年11月至2014年8月,這19名“分配”教師,共非法領取了國家財政工資117.84萬元。
2014年9月,事情敗露后,甘肅省隴南市檢察院成立專案組,并由檢察長親自掛帥全力破案,共追回贓款122.49萬元。
2015年5月15日,受甘肅省隴南市檢察院指定,甘肅省康縣檢察院依法對蔡中華、任于洲、劉繼成、李文平、張全平、杜興林等涉案人提起公訴。同年11月6日,康縣法院一審以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貪污罪、玩忽職守罪和濫用職權罪等罪名,分別對涉案被告判刑。
對此,甘肅省康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王禮平以案普法,蔡中華等人偽造虛假人事分配文件,給“親屬”安排工作屢屢得逞,一方面是被告人相互勾結,明確分工,并利用各自的職務便利和社會關系,抓住了教育人事、財政編制等管理體制上的漏洞。另一方面,與一些干部職工法律意識淡薄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不無關系。
王禮平表示,該案的教訓是深刻的。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心存敬畏,牢記自己的職責,樹立正確權力觀、金錢觀,培養良好的情操,謹慎交友,凈化朋友圈、生活圈,遠離不良習氣、遠離驕奢淫逸。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