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書畫 > 書畫名家 > 正文

    秦光前寫字作畫 道法自然

    核心提示: 秦光前,號凈土松下人,生于1948年,80年代畢業于光明中醫函授大學。1965年在蘭州汽車軍工廠工作,后調到北道天拖廠工作直到退休。退休后的他覺得不能消磨時光,必須有所追求,于是他重拾起了以前的愛好,開始臨覽名家碑帖,潛心臨摹柳公權、顏真卿、趙孟頫、鄧石如等古代名家碑帖,又融入金石、雕刻等元素,加之在文學方面的修養與對大自然的觀察,筆法成熟老道,力透紙背,如虬枝蒼勁,如枝蔓纏繞,一氣呵成,氣韻流轉,仙風道骨,意境獨特。

    在麥積山下,住著這樣一位老藝人,他面龐清瘦,胡須飄飄,走起路來腳下生風,精神矍鑠,絲毫看不出來是一位年紀七旬的老人。他能寫字作畫,會金石雕刻,通中醫周易,擅體育武術。他就是麥積山下陳山村的老藝人秦光前先生。
          那天采訪中,在賈家河迎接我們的便是秦光前先生。一見到他,就覺得仙風道骨,一種道法自然的形象讓人驚嘆。據了解,秦光前,號凈土松下人,生于1948年,80年代畢業于光明中醫函授大學。1965年在蘭州汽車軍工廠工作,后調到北道天拖廠工作直到退休。退休后的他覺得不能消磨時光,必須有所追求,于是他重拾起了以前的愛好,開始臨覽名家碑帖,潛心臨摹柳公權、顏真卿、趙孟頫、鄧石如等古代名家碑帖,又融入金石、雕刻等元素,加之在文學方面的修養與對大自然的觀察,筆法成熟老道,力透紙背,如虬枝蒼勁,如枝蔓纏繞,一氣呵成,氣韻流轉,仙風道骨,意境獨特。
         自古多少文人墨客詠梅頌梅,多少人賞梅畫梅。秦光前先生也不例外,可是他筆下的梅花卻與眾不同。沒有艷麗的色彩,沒有飛舞的白雪,卻有著屬于梅花真正的內涵與靈魂。在一張白紙上,一支只蘸墨色的畫筆自由舒展,隨心所到,梅花的形象躍然紙上,那一枝、一樹的墨梅,用簡約的黑白色彰顯著它獨有的神韻,沒有雪花,可

    卻讓我們看到了它不屈抗爭的頑強,沒有色彩,卻看到了它凌寒綻放的精神,整個畫面空闊自由,不羈中透著章法,淡然中透著力量,或許,這才是梅花真正的品格,這才是秦光前先生的人生寫照。
          在學習創作中,秦光前先生還不斷與外界交流,與自然對話,以汲取更多的營養與靈感。多少次,他對著書上的金石拓片細細琢磨,以便在一刀一劃中看到文字的演變;多少次,他聞雞起舞,練劍運氣,修身養性,已達到與藝術的自然合一;多少次,他在燈下品讀《六書通》,學習中醫,只為融會貫通,提高藝術悟性。
         秦光前先生的付出換來了一定的成績。他曾多次參加省市級、乃至國家級的書畫展,并多次獲得榮譽。但是他淡然前行,用一顆道法自然的心去觀察自然,體會生活,提高藝術修養,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用執著堅守的藝術理想為自己的暮年涂上絢麗的色彩。
         “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美麗的麥積山,孕育了老藝人的靈感,老藝人筆下的美好意境讓麥積山文化詩意更濃。(天水日報記者 張春昌)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