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文化 > 西部文化 > 正文

    7人春節期間體驗關機斷網 報告人機分離真實感受

    抬頭看,燈火正闌珊

    猴年春節收假,你回來了——然而,你真的離開過嗎?

    你是否剛剛經歷這樣的場景:大家圍坐在飯桌上,卻目光游移,覷向手機,旁邊幾個小腦袋湊向一個閃光的平板電腦。客廳里電視熱熱鬧鬧,你,你和你,卻一言不發,低著頭,動著手,聊天、嘻笑,搶紅包——你真的是與人在聊天,不是與手機聊天?

    的確,手機入侵我們生活已經很久了。

    我們不斷在表情包里點擊“握手”、“笑淚”,然而,你還記得什么時候牽過奶奶的手,柔軟如嬰兒?握過媽媽的手,粗礪如樹皮?你還記得什么時候和爸爸一起,真的笑出眼淚來?你在對話框里叫了一年的“親”,然而,你與真正的親說過的話,可有對話框里的十分之一?

    我們沒有抬頭,很久了。

    我們幾乎忘了故鄉的炊煙,如何穿越清寒的晨風、童年的時空、思念的地域、擁擠的春運,等著我們去呼吸。我們身處都市時,在手機里思鄉,而我們回到故鄉時,在手機里游蕩。

    有人說,人情是最深的年味,過年最大的儀式是團圓??墒?,過去的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我們無非在過“手機里的春節”。手機覆蓋了生活諸多功能,但你知道,氣味、燈火和父母的眼神,其實無法穿透LED屏。

    因此,猴年春節,我們策劃了“把時間還給春節”七人七天真人秀。

    一共選取七位記者,在春節七天做關機體驗。選用自己人,是因為我們并不確定,在手機時代,這樣近乎苛刻的“實驗”,會不會攪亂普通人的慣性春節。

    七個人,年齡分布從六零后到九零后,手機依賴程度從輕度到重度,關機時間分七天,關機斷網,從每天兩小時到全天關機,漸進式拉長。七位記者每天寫下“關機日記”,報告與手機分離的真實感受。

    我們同時遴選了七位讀者,監督關機的真實性。

    的確,這是一個不近人情的實驗,日記中呈現了沒有手機的焦慮、緊張和不便,但這也未必不是一個體貼人情的實驗,因為我們也看到了年味,安靜、溫馨和踏實。

    手機改變生活,這是定論,但手機與人,誰是誰的工具,卻有待人們自己去認定。春節是中國人最珍視的團圓節日,這樣的體驗,無非是邀大家一起,抬頭看一看,真實的生活,燈火闌珊。

    文章來源:武漢晚報 責任編輯:劉姍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