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文化 > 傳統文化 > 正文

    敦煌壁畫里的猴:有30多只 最早的已有1400余年

    猴年新春,猴子矚目。在大漠之中的敦煌,千年壁畫上至今仍保留著許多猴子形象。

    敦煌研究院近日發布了一份猴年電子年歷。12只敦煌壁畫中的猴子形態可愛,生動活潑,和電子年歷一起被人們“珍藏”。

    “據不完全統計,敦煌壁畫中,共出現過30余只猴子,時間跨度從西魏至民國,最早的猴子已有1400余年了。”負責制作這個年歷的敦煌研究院網絡中心工作人員介紹。

    西天取經的猴子、佛經故事里的猴子、裝飾圖案上的猴子,是敦煌壁畫中最常見的3種猴子形象。在敦煌壁畫中,廣為人知的是取經圖中的猴子。

    除了取經圖外,莫高窟三層樓壁畫中還有《西游記》。汪正一介紹,三層樓中曾繪有10幅《西游記》壁畫,目前多數已經剝落,部分尚能辨認。佛經中的猴子形象也在敦煌壁畫中有所反映。在第285窟的《賢愚經·沙彌守戒自殺品》因緣故事中,沙彌去長老家化緣,長老家的妙齡少女對沙彌心生愛慕。汪正一介紹,畫工在屋頂上畫了一只攀援狀的猴子(如圖),借喻少女見到沙彌“心猿意馬”的激動心情。

    裝飾圖案中的猴子在敦煌壁畫中較為普遍,這些猴子多為配角,單獨的故事并不多。

    戈壁大漠并非猴子的生存區域,為什么敦煌壁畫中會存在猴子形象呢?敦煌研究院網絡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敦煌是古絲綢之路要地,商貿文化交往繁榮,猴子文化很可能是隨著絲路駝隊來到了敦煌。據《北京晨報》

    文章來源:呼和浩特晚報 責任編輯:劉姍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