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第二批取消152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決定再取消一批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其中,第54項取消了改建、拆除電影院和放映設施審批,第102項取消了電影院加入院線審批。這兩項措施將給電影業帶來哪些利好?相關人士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這些“先天限制”的取消會讓新的影院自由度更大,也會讓影院的競爭更加激烈。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對于沒有從事過影院行業的很多人來說,根本不知道建立影院的具體申辦手續。比如,一個電改造的項目就要前往當地多個部門去注冊備案,非常復雜,其流程連專業的院線人士也難以應付。而根據新公布的“取消審批決定”,這個過程大大簡化,只要符合消防要求,按照正常工商注冊去辦就可以了。
北京UME影城副總經理劉暉表示,這兩項審批手續的取消,使得政府干預減少,影院經營自主性更強,有資金條件的都可以投建影院,自由選擇院線。據悉,目前中國的影院和院線之間是比較自由的關系,因為院線想擴大自己的規模,就需與影院結盟,因此條件都放得比較低。但是,影院一度因為手續的復雜而在選擇院線時有些被動,劉暉介紹:“影院新手往往會對于各種復雜的審批條款不知所措。此時,如果一些院線愿意幫這位‘新人’的話,那‘新人’肯定就跟這個院線來建立聯系。現在簡化手續、沒有這些條條框框的限制了,影院新手也能輕松搞定,那么,影院在選擇院線時就不會過于依賴院線,選擇更加自由。”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改建影院的自由度增大,隨之也會造成競爭的激烈。不過,最終受益的還是作為消費者的觀眾。
這兩項之外,國務院此次取消的152個審批事項中,和影視有關的還有:文物保護單位拍攝許可,制作考古發掘現場專題類、直播類節目審批,電影制片單位以外的單位獨立從事電影攝制業務審批,地級市、縣級廣播電臺、電視臺變更臺標審批,電影放映單位變更業務范圍或者兼并、合并、分立審批,地方臺在境外租買時段、頻道(率)或者建臺、辦臺初審等。
相關鏈接
2016年電影票房已破百億
根據國家電影資金辦電腦實時票房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23日,全國電影票房已突破100億元。這意味著,電影市場在今年僅用了54天時間便產出100億元,幾乎追平了2010年全年票房的101.72億元。根據統計消息,至今2016年票房排名第一的是創造了中國票房紀錄的《美人魚》(迄今已超28億),緊跟其后的則是《尋龍訣》《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門風云3》《功夫熊貓3》等。
記者 肖揚
文章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劉姍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