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文化 > 西部文化 > 正文

    英國皇莎首次大規模抵滬 晚起獻演莎翁名劇

    英國皇莎劇團排演的歷史劇《亨利五世》劇照。(資料照片)

    今晚起,來自莎翁故鄉的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明星陣容來到上海,帶來莎翁著名的歷史劇《亨利四世》 (上、下篇)和《亨利五世》,連演4天,這也是皇莎首次大規模來到上海。而上海大劇院貫穿全年的“愛上莎士比亞”藝術季也由此正式拉開序幕。

    此次3部作品能來中國演出非常不易。據悉,皇莎巡演團隊共70余人,其中超過一半的人為幕后工作人員,包括舞臺總監、燈光、音響等共10個工種,來保障演出中復雜的舞臺調度和呈現。3部作品帶來的全部行頭一共48噸,演出服裝超過300套,而全部演員只有30多人,這意味著演員在舞臺上要換多套服裝,不少要通過快速搶裝呈現。此次演出開票僅僅1周時間,4場演出超過6000張票便售出過70%,上周末上海大劇院特別開出了加座票,也幾近售罄。

    為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上海大劇院于今年特別推出貫穿全年的“愛上莎士比亞”藝術季。整個藝術季包括歌劇、交響、戲劇、芭蕾等超過10場以莎劇為主題的演出,和形式豐富的莎翁主題開放日、講座、論壇、市集、工作坊活動。

    相對于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等作品,其歷史劇并不為中國觀眾熟悉。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此次帶來了其先后于2014年和2015年制作的最新版本《亨利四世》 (上、下篇)和《亨利五世》,這是該制作首次走出英國國門。

    當時,正值盛年的莎士比亞為他的劇團創作了這3部戲。英格蘭中世紀迷人的歷史、血雨腥風的宮廷爭霸、五光十色的平民社會,莎翁在這3部相對獨立又首尾相連的作品中,將當時英國社會從市井小人到帝王將相的心理面貌展現得淋漓盡致,更是誕生了戲劇史上最著名的喜劇人物之一———福斯塔夫。

    之所以帶這3部作品來中國演出,皇莎的藝術總監,也是這幾部戲的導演格里高利·道蘭在昨天舉行的記者見面會上表示:“這3部劇力萬鈞的作品,講述英國歷史上的傳奇家族。通過一個玩世不恭的年輕人如何成王的故事,挖掘戰爭、愛、友誼和責任等主題。莎士比亞的作品就有如此力量,能引起全世界觀眾的共鳴。”他同時強調,中國觀眾不會因為不了解英國歷史而與這3部劇產生隔閡。事實上,即使在英國,觀眾對這部分歷史也只是略知大概。“莎士比亞的作品不是紀實,他是為他所處的年代寫劇本,所以他筆下的亨利五世并不是歷史上真實的亨利五世。這些戲不是在記錄歷史,而是關于多種主題的探討,更多的是探究人性善惡。”

    格里高利·道蘭在發布會上透露,2012年,他在英國導演了中國的經典劇作《趙氏孤兒》,并被那個時代中國戲劇作品的深厚底蘊所折服,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本次皇莎訪華的行程。讓他感到遺憾的是,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如此豐富的文化遺產卻還不為人知。因此,他已經在皇莎開啟了一個中國戲劇經典翻譯計劃,希望重新翻譯莎士比亞同時期的中國劇作家的作品,然后由英國的編劇對它們進行舞臺改編。

    那么,時隔數百年之后,我們為何要紀念這位來自異國的作家?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談崢在發布會后的對談中談到,莎士比亞的偉大,在于他無論寫什么人物,無論這些人是王子還是國王,莎士比亞都把他們作為一個“人”來寫,沒有一個作家能像他那樣在作品中體現出那么廣泛的人類經驗、那么豐富多彩的故事和鮮活多樣的角色。

    記者 徐璐明

    文章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劉姍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關鍵詞: 傳說 丘狐 王妍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