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住宿費最貴600多元最便宜不到70元其余在200元到400元之間
書店還可以住宿?是的,你沒聽錯!
上海Mephisto書店臥房
北京單向空間書店
南京二樓南書房
武漢文澤爾私人圖書館
揚州邊城書店臥房
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在雜亂的書籍中有一張海明威等作家棲身過的單人小床。這家書店是當年垮掉派作家在巴黎的聚點,也是全世界文藝青年心中的“圣地”。目前我國已有10家民營書店提供住宿服務。
對于書店來說,兼營咖啡餐飲、舉辦講座和展覽、24小時不打烊之類的舉措都已經不算新鮮了,多樣化的經營模式使原本日漸式微的實體書店重新贏得了人們的喜愛,成為眾多文學愛好者熱衷的所在。如今,書店跨界的嘗試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由網絡住宿交易平臺“小豬短租”聯手全國10家民營書店打造的“城市之光”書店住宿計劃不久前正式上線,熱愛讀書的背包客現在可以選擇在旅途中住進書店,伴著書香入眠。
嘗鮮:全國10家民營書店首批加入
這一計劃的發起人是現任小豬短租副總裁的潘采夫。去年夏天,還在一家新聞周刊做記者的他,采訪小豬短租創始人陳馳、王連濤時,提出了“書店是最美的住宿形式,可以讓書店老板成為房東,接待熱愛讀書的背包客”的想法。雙方一拍即合,于是兩個月后,潘采夫入職小豬短租,開始著手把這個他一直以來的美好夢想變成現實。“當然這個夢想有它的起源,那就是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在雜亂的書籍中有一張海明威等作家棲身過的單人小床。這家書店是當年垮掉派作家在巴黎的聚點,也是全世界文藝青年心中的麥加圣地。”
去年10月,潘采夫開始了他的“城市之光”書店住宿計劃推廣之旅,只用短短兩個月時間,就把北京單向空間書店、上海Mephisto二手書店、南京二樓南書房及國際青年城市書房、西安回音公園概念書店、泉州風雅頌書局、武漢文澤爾私人圖書館、揚州邊城書店、廈門不在書店、蘇州作文博物館書店這10家充滿人文氣息的民營小書店都收納進來,成為國內首批可以接待住客的書店。
在這其中,好幾家書店都是早有此意,和潘采夫的想法不謀而合。潘采夫向北京青年報記者介紹,上海Mephisto書店的創始人吳志超在他前往游說之前就已經在布置房間準備用來出租,泉州風雅頌書局的老板連真也正打算在她開辦的多家書店中增加住宿項目。“因為這些民營小書店本來經營就不易,光指著賣書掙錢很難支撐下去,探索新的贏利方式對他們來說也是當務之急。”
住客:“一進來的時候就被驚艷到了”
店主們對書店住宿很認可,那么住客們對此又有著怎樣的感受呢?“很棒的房子,一進來的時候就被驚艷到了,滿屋子的書,樓下就是淮海路,外面的繁華和房間里的靜謐形成了對比,讓人恍然。”“很喜歡這個地處繁華上海市中心的房間,一進去就是一見鐘情的那種,舊舊的、與書相伴的生活。與房東也相談甚歡,雖然聊的時間不長。夜晚,當自己一人在書房里看書的時候,看著淮海路上的燈光一點一點地熄滅,那是一種很異樣的觸動。”
這都是目前人氣最旺的上海Mephisto書店住客們在小豬短租上留下的點評,現在已有的15條評價中都對這次住宿體驗給出了全5星好評。在住宿方面,Mephisto書店可以說具有天然的優勢——書店位于上海核心地段淮海中路的康綏公寓,是歷史保護建筑,不僅房間充滿老上海的懷舊氣息,地理位置也極為優越。此外,書店還有不少針對住客的貼心設計,如自行車出借、提供拖鞋浴巾等洗浴用品、免費的咖啡茶水等。由于書店營業時間為13點到22點,所以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住客實際上都可以獨享整套公寓。
據潘采夫介紹,這10家書店各有不同的風格,像揚州邊城書店和南京二樓南書房都有Mephisto書店這樣單獨隔斷的客房和舒服的大床,就民宿來說比較正規和傳統。“有的就會酷一點,比如北京的單向空間書店就特意提出不設床鋪,只要帳篷、睡袋,覺得這樣更有感覺。”不過盡管在設施和舒適度上存在著差異,但相較一般的民宿和酒店,它們的共同點是都擁有寬敞的閱讀空間和濃厚的人文情懷。因此潘采夫相信,書店住宿在類似文藝青年這樣的特定群體中有著無可比擬的號召力,也一定會讓住客得到前所未有的新鮮體驗。
目標:下一步將推廣至全國百家書店
“書店是一個城市的燈塔,對城市的文化生態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這是潘采夫推動書店住宿項目的初衷。他說曾在倫敦居住時,著名的書店街——查令十字街是常常去逛的。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人們閱讀方式的改變,近幾年查令十字街的書店也陷入了倒閉潮,很多小書店都關了門,和中國國內的情形差不多,這讓潘采夫覺得心痛。因此,不同于普通房源要向房東收取10%的傭金,小豬短租對“城市之光”計劃里的書店經營者都不收傭金,希望住宿項目能夠為這些民營小書店帶來更多的收入,支撐著它們走得更長遠。
根據客房條件、配套設施等情況的不同,10家書店的住宿費用差異也比較大,最貴的廈門不在書店為600多元,最便宜的西安回音公園概念書店只有不到70元,其他幾家則基本處于200元到400元之間。雖然數額不大,但是相對于單純賣書所得的單日收益已經算很高了。如目前運作最成功的上海Mephisto書店,據創始人吳志超透露,從去年12月客源趨于穩定開始,住宿所得的收入已經能夠完全支撐他們開店的房租,而且還略有盈余。
開展沒有多久的項目就初見成效,這令潘采夫對“城市之光”的前景充滿信心。他表示接下來要繼續拓展這一業務,爭取在更多城市落地,實現與全國100家書店展開合作的計劃,而現在看來這個百店目標并沒有那么遙遠。“我們這個項目是1月20日上線的,到今天也才一個多月,而且其中大部分時間是過年休息。但是這周剛上班,就有長沙、長春等城市的幾個書店通過打小豬短租的熱線電話來主動找到我們,提出想要加入進來,可見影響力還是挺大的。”
讓潘采夫欣慰的還有當下的大環境——國家扶持、推動全民閱讀的力度不斷加大,他堅信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這樣的小書店涌現出來。“不用多么大的規模,只要幾十平方米的這么個小書店,就可以把一個社區或是鄉村滋潤起來,讓思想之光越燃越旺。”
記者 崔巍
文章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劉姍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