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綜合 > 正文

    浙江金華政協委員建議舉辦“世界僑仙文化大會”

    黃大仙被稱為“僑仙”,浙江金華作為黃大仙的祖庭所在地,一直是粵、港甚至海外信眾的朝圣之地。然而墻里開花墻外香,金華雖擁有“祖庭”地位,但影響力卻遠不及港粵及東南亞地區。為改變現狀,浙江省金華市兩會期間,金華市政協委員就挖掘金華山黃大仙文化內涵,擴大“金華祖庭”的世界影響力建言獻策。

    黃大仙,俗名黃初平,浙江金華人,著名道教神仙,在港澳臺、東南亞一帶有著廣泛的影響力,被海內外信眾尊奉為“平安神”“財神”和“僑仙”,據說信徒有500萬之眾,甚至在美國有許多信徒為他建廟立祠、香火旺盛。作為黃大仙的真源和祖庭,金華山每年吸引大批港、澳、臺等地游客前來朝圣旅游。

    然而尷尬的是,多年來,由于職權歸屬不清晰,金華山一直遭遇著“一山多頭、一景多主、一地多屬”的狀況,一些亮點景點都未能連著線、串成鏈,散落于大山之中,沒有完整地展現在游客面前。此外,當地涉及黃大仙的景點少且較為單調,尚未形成黃大仙文化氛圍。

    為進一步挖掘金華山黃大仙文化內涵,推動金華山黃大仙文化傳播,在正在召開的政協第六屆金華市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期間,金華市政協委員施懷德建議,由金華山旅游經濟區管委會和金華山黃大仙祖宮董事會作為“申遺”主體,成立金華山黃大仙文化申報“世遺”工作小組,及時啟動“金華山黃大仙文化”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

    施懷德建議,可以將金華山黃大仙文化所涵蓋的歷史文獻、詩詞歌賦、故事傳說、藝術作品、研究論文、祭祀儀式、民間習俗、圖片資料為內容,編制申報文本和電視專題片。

    在施懷德看來,黃大仙文化是世界人文交流的重要載體和媒介。因此施懷德還建議,可以多方聯動,通過舉辦“世界僑仙文化大會”聚焦世界目光,并于同期舉行朝圣大典,以金華山為“仙源中心”,聯合香港、澳門、臺灣以及世界五大洲的黃大仙信眾,齊聚金華山黃大仙祖宮朝圣,并策劃“黃大仙金身巡安香港”、“尋根僑仙源,共圓‘世遺’夢——金華山黃大仙文化特展”、“世界僑仙回娘家”等活動,發起全球聯動造勢。

    能不能“走出去”還得看自身“夠不夠硬”。在民革金華市委會看來,金華山旅游資源整合勢在必行。民革金華市委會建議,可以從空間外延及時間外延上拓展金華山旅游,如打造“漫步尖峰山、參禪智者寺、觀景雙龍洞、祈福黃大仙、避暑浙中涼都”精品游線,以改變“雙龍洞人滿為患,黃大仙祖宮門可羅雀”的怪現象。

    記者 奚金燕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劉姍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