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天明
白酒行業調整尚未結束,位于四川綿竹的著名酒企劍南春集團(下稱劍南春)又面臨重大挑戰: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喬天明已失聯數月。
市場猜測,喬天明失聯可能與前兩年輿論關注的改制股權紛爭有關。
有消息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事實上早在此次失聯前,喬天明就曾經被“請進去”過,但當時進去的時間很短。這一次失聯事實上是從去年10月開始,而在此前,喬天明還曾數次短暫失聯。
由于劍南春并未上市,且長期以來的行事風格是相對保守,外界對喬天明的失聯也有多個版本的傳言。
另有財新網報道稱,喬天明從去年5月開始長期失聯。2015年12月,喬天明曾短暫返回綿竹,簽署完一些授權文件后,他就離開了工作崗位。
有接近政府官員的人士對財新記者透露:喬天明在人社局的個人檔案,與2004年劍南春整體改制有關的資料均被調走。劍南春的前身為國營劍南春酒廠。2003年劍南春改制,根據綿竹市方面確定的思路,由當時劍南春酒廠管理層團隊組成四川同盛投資有限公司,融資購買公司69.54%股份;在崗職工則以安置補助款入股,通過工會持股16.47%,引入的兩個戰略投資者四川藍劍(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8.61%,四川融信投資有限公司持股5.38%。除了商標等無形資產仍由政府持有外,其余國有資本全部退出。該方案于2004年1月正式獲得四川省財政廳批復,確定劍南春國有凈資產為92930萬元(不包含商標等無形資產)。
上述報道顯示,喬天明持有同盛投資41%的股份,間接持有劍南春約26%的股份。
2012年,劍南春因籌備上市,在如何處理改制時獲得的出資證明時,與職工爆發糾紛,一度因此停產。不過,隨后而來的行業調整,使劍南春未能順利上市。
業內人士認為,喬天明失聯應該是這場糾紛繼續發酵的結果。
對于劍南春來說,董事長長期失聯,已經對企業經營產生影響,“劍南春的主品售價最高時能達到四五百元,現在的批發價卻長期倒掛,出廠價360元,批發價只有315元,經銷商已經非常不滿。”相比其他已經上市的名酒企業,劍南春更具有家族管理色彩,核心人物的缺位將會使產品在市場份額進一步下降。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