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播放開關 自動播放 六旬老漢撿雙性棄嬰 欲賣腎給孩治病
正在加載... < >老漢與棄嬰
一只帶血的紙箱,一個嘴唇發紫的雙性棄嬰,一場橫跨南北、歷時2年的求助……
這是孤身一人在三亞打工的60歲鄭州老漢樊喜法18年來的“收獲”。
2012年的一天,從工地下班的樊喜法在三亞市商品街綠化帶內撿到一個雙性棄嬰,從這一天起,他和孩子成了彼此的依靠。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雙性”問題逐漸成了孩子成長路上的第一大障礙,“這關乎他(她)一生的尊嚴”。樊喜法從2014年開始求助,但很多醫院都愛莫能助。上個月,他帶著孩子和打工存下的2萬多元住進了北京市兒童醫院。但據北京媒體報道,初步估計,要給孩子做性別矯正手術,起碼得花20萬元……
3月1日,封面新聞記者獲悉,樊喜法已獲得4萬元捐款,醫院正在研究手術方案。
樊喜法
打工老漢路邊撿個雙性棄嬰
1998年,鄭州新密市農民樊喜法孤身一人來到海南三亞打工。
2012年11月15日22時左右,在三亞市一建筑工地打工的樊喜法下班回家,途經商品街時,道路中間的綠化帶內突然傳來一陣嬰兒啼哭。樊喜法停下自行車,走過去一看,一只帶血的紙箱內躺著一個嬰兒。
“娃娃赤條條的,全身都是血,臍帶有20多公分長,嘴唇發紫。”樊喜法通過電話告訴封面新聞記者,“那天還在下雨,雖然是11月份,但吹起風來還是有些涼,那娃娃呀,哭得有氣無力,再不施救怕是不行了”。
樊喜法趕緊脫下身上衣服將孩子裹上,騎著自行車一路飛奔到附近的社區醫院。經過醫生及時處置,孩子得已保住性命。但也傳來一個噩耗——經過醫生檢查,孩子患有天生的雙性生殖器體征。
醫院建議:3歲前,盡快給孩子做手術!
這讓樊喜法有點懵:自己就一打工老漢,既無存款,也孤身一人,怎么辦?
考慮了很久,他還是決定把孩子帶回家。“在醫院里,我逗孩子,他(她)就對著我笑,”樊喜法在電話中,聲音哽咽地對封面新聞記者說,“我不忍心不管,怕別人對他(她)不好”。
3歲的雙性棄嬰
孩子抱著他的腿,“爸爸,別走”
從此,樊喜法成了孩子的爸爸,亦或媽媽。
一開始,孩子還吃得不多,樊喜法的工資也還能承受。但是6個月后,孩子食量大增,每6天就要吃一盒260元的奶粉。這讓樊喜法有點堅持不了了。
思來想去,他決定跟工地領導申請,增加一份工作。
“我原本是工地上的保安,每個月有2000多塊錢工資,我申請再做一份搬磚、和泥漿的工作。”樊喜法說,工地領導知道他的情況后,同意他白天加班,按件計發工資。這樣一來,他每個月辛勤勞動,能拿到5000多元的工資。
“當時,三亞公安部門一位領導來工地檢查,聽工友說起這事,這位領導還給孩子取了名?!狈卜ǜ嬖V封面新聞記者。
但是,拿5000多元工資的同時,也出現一個新問題:孩子沒人照顧。
無奈之下,樊喜法找到工地附近的一位阿姨,商量多次,以每月3000元的工資,請阿姨照顧孩子。“我把孩子送她家去,每4天去看一次,給他(她)送水果、奶粉和生活費”。
說到這里,樊喜法的聲音再次哽咽,“1歲半以后,孩子會叫爸爸了,每次看到我去,他就樂呵呵地跑過來叫我‘爸爸’,趴我身上寸步不離,我走的時候,他又大哭,抱著我腿不讓走……”
棄嬰小時候
四處求醫,20萬醫藥費難倒養父
樊喜法的事經過海南媒體報道,三亞市人民醫院主動將孩子接去檢查。在免費為孩子檢查、照顧65天后,為保險起見,該院建議樊喜法帶孩子去更專業的醫院治療。
2015年7月,孩子2歲零8個月大,樊喜法從三亞辭去工作,帶著孩子回河南鄭州上了戶口。河南媒體獲悉此事后,也紛紛刊發了他和孩子的遭遇,一家民營醫院也愿意免費幫忙查看,并想法解決。
但最終,由于對手術沒有十足把握,這家醫院還是選擇了放棄。
這讓樊喜法有點絕望。
今年春節,聽說北京的醫院能給孩子做手術,樊喜法揣著打工攢下的2萬多元錢,帶著孩子急匆匆踏上了北上的火車,住進了北京市兒童醫院。
北京媒體報道:該院醫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已組織專家研究孩子的病情,但初步預估,孩子的手術得花費20萬元左右。
這個數字,讓樊喜法半晌說不出一句話。
已收到4萬捐款,醫院正研究手術方案
樊喜法和孩子的經歷,經過北京媒體的報道,再次受到關注。
3月1日,樊喜法告訴封面新聞記者,這兩天,陸續有好心人到醫院去看望孩子,有的人提來水果,有的人買來玩具,當然,更多的人是直接送來愛心款。
“我數了一下,(捐款)有4萬多塊錢了。”他說,“現在我利用這筆捐款,已給孩子辦了住院手續”。
然而,4萬元,距離20萬的手術費還有一大截。
“醫生說,孩子的手術,3歲前做是最好的,現在已經超過3歲了,我怕太晚,對孩子身心都有影響。”樊喜法希望通過媒體的宣傳,再次求助好心人,“我想給孩子一個尊嚴,治好后,我們不會再要捐款,我打工也能把孩子養大”。
(為了保護孩子隱私,我們決定全文不刊登孩子姓名,封面新聞也將持續關注此事)
封面新聞記者 刁明康
圖片來源于網絡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