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民俗 > 民俗 > 正文

    《金城蘭州》胡菽蘭 一張老照片背后的動人故事

    原標題:本報記者探訪《金城蘭州》中的胡菽蘭

    一張老照片背后的動人故事

    為胡菽蘭老人送上生日蛋糕

    資料圖片

    一部電視紀錄片《金城蘭州》,從不同年代、不同身份的歷史人物角度出發,用影像刻畫出了一部詳實、感人的歷史風情畫,講述了一座城市鮮為人知的故事,被專家贊譽為是一部超越地域的城市影像史。在第四集《明珠》中,講述1959年前后,“共和國長子”蘭煉、蘭化的建設過程,用情景再現的方式著重描述了胡菽蘭等人研制95號航空汽油的故事。隨著《金城蘭州》的熱播,胡菽蘭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近日,全國兩會蘭州市北京前方新聞中心的記者專程到河北燕郊一家養護中心探訪胡菽蘭,并為老人送去了鮮花、蛋糕,陪她一起度過了88歲生日。

    “看了片子,勾起我的許多回憶”

    采訪這一天,北京風很大,天空藍藍的。全國兩會蘭州市北京前方新聞中心特意為胡老準備了鮮花、蛋糕,懷著敬佩和崇敬之情,記者們驅車趕往胡菽蘭老人和老伴現居住的一家健康養護中心。

    聽說蘭州的記者們要來,胡菽蘭老人早早地站在門口等候我們。盡管已是88歲的老人,但精神矍鑠,聲音清脆、響亮,思路也很清晰。一進屋,市委宣傳部新聞處副處長高鵬握著胡老的手說:“老人家,您為新中國石油工業做了很大的貢獻,為蘭州奉獻了青春年華。這一切,蘭州沒有忘記。我們特地前來看望您。聽說今天是您88歲的生日,祝您生日快樂,健康長壽。”

    “《金城蘭州》我也看了,拍的很好,很真實。在片子里用那么長時間講我,我感到很榮幸、很幸運,也很欣慰。”胡菽蘭老人說,凡是看了《金城蘭州》的親屬、老朋友、老同事,甚至是老領導,都紛紛打來電話表示祝賀。“看了片子,心情很復雜,勾起了我的很多回憶,想到了很多過去的事情。”

      一張老照片背后的動人故事

    在胡菽蘭老人的家里,掛著一張周恩來總理視察蘭煉生產裝置的老照片。“周總理在最中間,相片最左邊的女同志就是我。”胡菽蘭指著照片說。

    胡菽蘭激動地講起了照片背后的故事。1959年前后,盡管我國石油產品自給率已提高到40%以上,但受當時國際環境和國內經濟困難的影響,石油產品嚴重短缺的局面未能根本扭轉。1959年8月,石油工業部部長助理兼蘭煉黨委書記、廠長徐今強把蘭煉煉油廠二車間主任張皓若、副主任胡菽蘭叫到了辦公室,分配給他們一個任務,在新中國成立10周年大慶前把95號航空汽油研制出來!

    而當時,距離國慶已經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張皓若和胡菽蘭等人展開了一場蘭煉歷史上著名的攻關活動。他們用物理方法、用裝置上操作法、用大桶篩選法、用堿洗法……用盡了一切能想的辦法,都沒有研制成功。國慶越來越近,張皓若和胡菽蘭急了,他倆作了分工,把白天和黑夜的時間都用上,一個白班,一個夜班。每天交接時,都要互相商量下這一天的方案。

    有一天,徐今強問胡菽蘭,你還有什么好的想法?胡菽蘭有想法,卻不敢說,她怕說出來沒人同意。在徐今強的鼓勵下,她建議說重新換原料,需要5000噸柴油做實驗,還要改變原來的方案。徐今強考慮了一會,大膽地接受了這個建議。這一下,胡菽蘭又激動,又感到壓力大。在不懈的努力和堅持下,終于在國慶節到來的前兩天,胡菽蘭順利完成了這項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

    1959年9月30日,在蘭州煉油廠的上空,只見一架超低空飛行的飛機正在盤旋,飛機上坐的是蘭州煉油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龍顯烈和二車間主任張皓若。原來,這是一次試飛,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一次用蘭煉生產的95號航空汽油。飛機特意盤旋在蘭煉的上空以表達對1萬余名蘭煉職工的感謝和敬意。這次試飛的成功,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航空汽油的歷史,也打破了蘇聯專家關于玉門原油不能生產出91號以上航空汽油的論斷……

    胡菽蘭說,當時廠里安排她到鋼架上,和幾個工人手拿大紅旗來回搖晃,用來引導飛機。31歲的她仰望著用自己研制的航空汽油翱翔在天空中的飛機,萬分激動,兩個多月不分晝夜的辛苦剎那間也煙消云散了,心里充滿了自豪。

      6年心血研制出100號航空汽油

    研制出95號航空汽油后,胡菽蘭繼續研制100號航空汽油。100號汽油研發過程更艱辛,從1959年一直研發到1965年。在研制出100號航空汽油進行試飛的時候,她接到了空軍方面的電話,告訴她汽油不合格,比標準差了0.3秒,還需要改進。胡菽蘭當時覺得他們太挑剔了,就反問0.3秒也算誤差嗎?對方嚴肅地說,0.3秒在戰場上起決定性作用,0.3秒直接決定著戰爭的勝負,決定著飛行員和飛機的生命財產安全。胡菽蘭聽了無言以對,就老老實實地改進方法,最終研制出合格的油品。

    1959年10月14日,新中國十周年大慶剛剛過去,周恩來總理來到蘭煉視察。周總理來到蘭煉視察的事,胡菽蘭至今還記得清清楚楚。在周總理來之前,胡菽蘭接到通知,在10月14日有首長來廠里視察,廠里讓她準備一下。胡菽蘭說,當時不知道哪個首長要來,也不知道該準備什么。

    電梯門打開,出現了周總理的身影,胡菽蘭非常激動??偫韱柡奶m,車間有多少人,幾班倒?胡菽蘭回答說98人,三班半倒。周總理馬上說:“不對,三班半倒你這里人不夠。”胡菽蘭當時很驚訝,總理居然知道98人三班半倒不夠,她一下子就緊張起來。后來在徐今強的提醒下,她回答說還有個鉗工班,總理說那就合適了。然后,總理又問胡菽蘭是哪個學校畢業的,當總理聽說她是大連工學院的大學生后,顯得很高興,贊揚她是科班出身。在總理問她的婚姻情況時,廠長徐今強接著總理的話說,胡菽蘭已經結婚了,對象在東北工學院工作。

    講述到這里的時候,胡菽蘭老人突然激動了起來,大聲地說:“當時,總理就是照片上的這個姿勢。”總理雙手抱在胸前,沉思了一會說,看來西北需要人,還是把他調來西北工作吧。然后,給他的秘書交代說,給遼寧省委書記打個電話,就把陳恩海從東北工學院調到蘭州石油學校。“在總理的親自過問和關心下,解決了我和老伴的分居生活。我們非常感謝他,也很懷念他。”胡菽蘭老人感慨地說。

      身在京城心系蘭州

    2003年胡菽蘭離開蘭州,追隨兒子到了北京。胡菽蘭老人說,雖然身在北京,但仍然想念蘭州。這些年,蘭州發展的非常快,城市建設的非常漂亮。只要電視上有蘭州和甘肅的新聞,她都不會放過,仔細觀看。“在蘭的老同事還給我打電話說,蘭州現在變得可好了,白天能看得見藍天,晚上能看得見星星,空氣特別好,你回來吧。”胡菽蘭遺憾地說,如果不是因為老伴身體不好,真的就回蘭州去了。特派記者 郭蘭英

    文章來源:中國甘肅網-蘭州晚報 責任編輯:劉姍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關鍵詞: 天水 活動 秦州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