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文化 > 傳統文化 > 正文

    蘭州私人博物館館藏三千萬年前“黃河象”再現歷史

    蘭州市西固區瑞寶圓私人博物館里,距今2500萬年至3000萬年以前的“黃河象”化石以半蹲姿態處于館中央,十分震撼。楊艷敏 攝

    圖為:民眾觀賞陸龜古生物化石。楊艷敏 攝

    這家私人博物館共收藏了晚中新世的“薩摩麟”、鏟齒象、劍齒虎、犀牛、陸龜等古生物化石、奇石、陶罐等300余件“寶貝”。楊艷敏 攝

    晚中新世的“薩摩麟”、鏟齒象、劍齒虎、犀牛、陸龜等古生物化石、奇石、陶罐等300余件“寶貝”,隨著蘭州市西固區瑞寶圓私人博物館的免費開放,呈現在普通民眾的眼前。

    中新網記者近日前往該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看到,距今2500萬年至3000萬年以前的“黃河象”化石以半蹲姿態處于館中央,十分震撼。“據相關專家鑒定,這是一頭中年象,身長達到8米、高約4米、體重在20至30噸之間,是目前館中最大的古生物化石。”館長田志云介紹道。

    “我從小就接觸古生物化石,那時是把它們當成藥材保存,后來學習古生物化石相關知識后,累積收藏一發不可收拾。”田志云說,在他的家鄉甘肅臨夏州廣河縣,古生物化石數量豐富,它們見證了從滄海到桑田的巨變。

    田志云透露,他的博物館是從去年4月份開始籌備的,將其近20年來投巨資收集流失的古生物化石匯集,才初具規模。“我辦私人博物館,除了要把文物保護起來外,還想讓更多的人了解甘肅的歷史,這也是文化的傳承。”

    “下一步,我打算將博物館推廣進校園,讓學生們免費參觀。同時,希望政府能給予我一些支持,擴大場地、雇傭專業講解員幫助我更好的把文化傳播推廣出去。”田志云坦言,目前他的私人博物館面臨最大困難是場地問題,此前收藏的獅子骨架和鴕鳥骨架均沒有地方擺放。

    據介紹,該館自3月12日免費開放以來,每天都接待好幾撥客人,受到廣泛青睞。

    66歲的王國強,是一名古化石愛好者,他專程觀看后認為,這種將流落于民間的古生物化石收集展出的方式很新鮮,重現了幾千萬年前甚至上億年前,甘肅作為生物帶的美好。而該館則能作為青少年的教育基地、繪畫愛好者的觀摩基地發揮作用。

    記者 崔琳 高瑩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劉姍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