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甘肅 > 正文

    蘭州大電影《丟羊》簽約央視 有望下半年在電影頻道首播

    原標題:蘭州大電影《丟羊》簽約央視

    有望下半年在電影頻道首播

    拍攝村長與張永宏促膝而談的場景

    任帥飾演的“羊倌”張永宏

    中國甘肅網3月17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道 (首席記者 李超 文/圖) 16日記者獲悉,剛剛殺青的本土原創大電影《丟羊》已正式簽約央視,有望于下半年在電影頻道首播與全國觀眾見面。幾位加班加點進行后期剪輯的主創接受了采訪,懷著激動的心情暢談了感受,并提前解讀了片中的亮點。

      亮點一:

      對甘肅電影事業的一大貢獻

    《丟羊》的殺青讓每一個劇組人員在激動之余都松了一口氣,接連二十多天的緊張拍攝幾乎走遍了柏楊村的田間地頭,村里的每一位村民都成為了劇組成員的好朋友,到拍攝現場幫忙已成為了村民們農活之外的頭等大事。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簡單的慶祝后大部分劇組人員已陸陸續續離開了村子,但無論是村民還是劇組的每個人心中都留下了難以忘懷的美好記憶。

    殺青帶來的輕松卻不是所有人都能夠享受的,為了趕在5月之前為中美電影節的參賽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負責后期制作的工作人員與幾位主創已迅速投入到緊張的后期剪輯工作中。他們體力上得到的短暫舒緩,很快便被超負荷的腦力活動所代替。

    “在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龐大的場面等任何商業電影元素的前提下,能打造出這樣一部作品是對甘肅電影事業的一大貢獻。”該片導演、省文聯副主席、市文聯主席汪小平告訴記者:“前期20天的錄制時間,已經創下了甘肅120分鐘電影的拍攝新紀錄,無論從任何方面來說都真是不容易。無論是電影畫面感、演員表演都非常到位,魯土司衙門和永登玫瑰等本土元素毫無痕跡地植入也非常完美。”

      亮點二:《英雄》《羋月傳》團隊貢獻一流音效畫面記者了解到,來自中央電視臺的審核人

    員日前來到了永登,對《丟羊》的粗剪樣片進行了嚴格審核、評估并給予了好評。他們認為,這部作品與以往的同類題材電影都不太一樣,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卻是以打動人心的小人物、小題材,講述出關乎社會穩定、國家發展的大道理。影片溫暖、巧妙地呈現了西部農村的真實生活狀態,感人肺腑地詮釋了精準扶貧等重要工作的深入人心。特別難能可貴的是,其表現手法還突破了常規,以入情入理、貼近生活的方式消解了一些社會矛盾。

    汪小平說:“我們將在蘭州完成對影片的定剪工作,隨后將到北京進行具有國內一流水準的專業調色、混音。沒人知道的是,我們的錄音是《英雄》的團隊,攝像是《羋月傳》的團隊,畫面和音效絕對堪比國內一流。殺青后,主演任帥和客串嘉賓陳逸恒都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他們對這部影片充滿了信心和希望,鼓勵我們今后要參加更多的大型電影評選,而中美電影節則是檢驗成果的第一顆‘試金石’。”

    目前,該片已順利與央視正式簽約,并有望于下半年在電影頻道首播與全國電視觀眾見面。

      亮點三:拒絕“假大空”人物臺詞句句掏心

    “應該算是國內農村題材類影片中一次比較大的突破。”終于“回城”與家人團聚的《丟羊》制片人、浩發影視公司總經理韓見十分感慨,這部作品中給他留下了太多感動和驕傲的地方:“首先是拍攝手法上有突破,我們并沒有把農村描述得與常規影視劇一樣,而是更多地突出了農民的質樸、善良。”

    他說:“其次,是針對時弊進行了委婉并充滿溫情的解讀,為了使這一點達到最理想的效果,人物的每一句臺詞都摳得很細,絕對以‘說人話’為主,拒絕‘假大空’、‘高大上’的對白,都是以貼近百姓為根本目的經過了精心設計的,最終的效果十分令人滿意。我最大的收獲便是公司通過這部電影磨礪得更加自信,我們愿意竭盡全力地投身振興甘肅影視文化的事業中。”

    “這條路什么時候修?要抓緊,這不是給我一個走的,是給老百姓走的”“你別小看這村委會,他在美國就是白宮,在北京就是中南海”的確,為了這一句句看似簡單的對白,主創們費勁心思地反復推敲,竭力尋找著那種既能打動百姓又能反映真實現狀的感覺。

    據了解,目前經過粗剪后影片尚保留了約200分鐘的時長,由于國家廣電總局對影片的敘事節奏要求十分嚴格,所以最終將被精簡為90分鐘的廣電版送審;同時,為了滿足中美電影節的要求,影片還將剪輯出一個120分鐘的赴美參賽版,片中將更多地保留原汁原味的故事內容。

      亮點四:一次對民與官之間成功、大膽的解讀

    “真的與片中描述的生活環境一樣,村民們發自內心地關心著我們劇組的每一個人。”柏楊村是市文聯的幫扶村,這個地方并不富裕,然而《丟羊》劇組在這個陌生的鄉村里卻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親切和質樸,對此該片導演高成崗感觸頗深:“作為原本與他們完全互不相識的一幫人,我們竟然很輕松、順利地融入了這片土地,每一天我們都能收獲很多的感動,所以這部影片絕對是我們每個人的用心之作,而這也不是真正恰好吻合了片中的主題么。”

    片中以點帶面地生動描寫出了西北鄉村的精神風貌,以小人物為最佳的切入點生動表達出了更多體現人性的東西。那些人與人之間的互幫互助、待人接客等點點滴滴的故事,都以更親切的方式將農民對政府的支持和理解生動地呈現了出來,是一次對民與官之間成功、大膽的解讀。在這個故事里,不僅可以看到村里以羊為禮數的待客方式,也能發現在基層十分常見的一些官場陋習,更會領會到政府一心為民的普世情懷,這些都被十分人性化且非常溫和地進行了解讀。在這個以柏楊村為單位的西北村落里,人們看到的那個土土的農民形象,有力地映射出了農村與社會發展的相互影響和依存。

    “放羊人丟羊的心情,其實代表的是這里的農民對這塊土地的熱愛和執著,這一點非常重要,也是片中最有分量的思想核心。”高成崗說:“雖然當今的電影市場基本都被商業片占領,能留給文藝片的空間已經極其有限。但,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柔軟的地方,為此我們許下了與票房無關的愿望,希望通過這部影片能讓更多人領悟到有關人性、情感、生活的東西便足矣。” 

    文章來源:中國甘肅網-蘭州日報 責任編輯:劉姍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