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營。楊艷敏 攝
蘭州新區近日通報該區開發建設五年來的“成績單”:2011至2015年,蘭州新區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累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86.17億元,年均增速達34%,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長。
蘭州新區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歐亞“大陸橋”的重要連接點,是西北地區首個國家級新區,也是國務院確定建設的國家重要產業基地、向西開放的重要平臺、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據蘭州新區通報,該區開發建設五年來,圍繞建設“科學發展的新區、改革開放的平臺、集聚產業的基地、宜業宜居的家園”,堅持高標準建設、新模式開發、大項目支撐,全面推進基礎配套、招商引資、園區建設、科技創新、對外開放等工作,地區生產總值從2011年的39.04億,躍升到了2015年的125.8億元。
五年來,蘭州新區強化產城融合,完善城市功能,實施產業鏈招商,推進產業聚集,優化投資環境,提高開放程度,強化創新驅動,增強發展活力,發展成果惠及廣大群眾,城鄉居民生活顯著提高。
在擴大開放方面,蘭州新區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機遇下,制定了《蘭州新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實施方案》,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著力打造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于2014年爭取國家批復設立了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2015年8月18日正式通過國家驗收,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2億元。重點圍繞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產業,已簽約引進深圳博達勝等項目13個,總投資22.6億元,引進貿易、貨運處理等企業近50家。
據統計,2015年,蘭州新區完成生產總值125.8億元,增長2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0億元,增長15%;完成地方公共財政收入9.18億元,增長50.4%。
“十三五”期間,蘭州新區將推進國際產業合作,重點打造馬來西亞清真產業園和中韓產業園。推進國際文化交流,搭建特色經營和文化展示平臺,建設好中俄文化合作項目。以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為支撐,爭取設立蘭州自由貿易區,推動綜合保稅區與新區鐵路口岸、空港的聯動,實施與國內其他口岸的大通關合作。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內城市的合作,承接產業轉移,探索在新區建立外貿出口生產加工基地,共同開拓中亞西亞和中東歐市場。
記者 楊艷敏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宛陽(實習)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