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甘肅 > 正文

    鄉村婚姻危機:買來的婚嫁 人為的悲劇

    原標題:鄉村婚姻危機,給形形色色的騙子提供了機會。最終人財兩空的結局,又給山村留下了難以愈合的傷痛。

    買來的婚嫁人為的悲劇

    鄭露全向記者講孫子的婚姻遭遇時,眼睛里浸滿了委屈的淚花。

      兩家親戚連遭騙婚

    2月22日,農歷正月十五。在天水市某單位上班的汪有朋接到老家姨姨打來的電話,問他可否在城里給她兒子找個零活,好消磨時間。

    據汪有朋講,其老家位于陜甘交界的一個村子,是麥積區最東邊的村落之一。上一輩人中,除了父親外,姑姑、舅舅、姨姨都在老家生活。

    2001年春節過后,有一天汪有朋下班回到家里,姨父正坐在屋里和父母說話,他隱約聽到姨父是為兒子的婚事而來。

    “30歲的人了,成天單著也不是個事。前幾天,村里來了個鑲牙的游醫,給兒子介紹了門親事,稱女方是白銀農村的,各方面條件還行,讓我們拿1.4萬元彩禮去女方家提親。”姨夫低下了頭。他坦言,此次進城來的目的,一是報喜,二是借錢。

    汪有朋的父母聽后,總覺得游醫的話不可信,但又不好斷然阻攔,最終遂了姨父的愿。

    時隔不久,姨父領著表弟來到汪有朋家,喜形于色。表弟一口一聲“丈人一家人很好,也同意這門親,年底就可以完婚”。聽他這么一說,汪有朋一家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這年臘月,年過三十的表弟的婚事終于辦了。就在一家人還沉浸在喜事的氛圍四處待客時,不可預知的事情發生了。

    婚后第10天,新娘以出去熟悉環境為由離家,從此蹤影全無,表弟一家便去女孩娘家找人。結果對方似乎比他們還有理:“婚事辦了,人也是從婆家走的,娘家不鬧騰要人就不錯了。”

    至此,慢慢回過神來的姨父一家這才明白:“這就是傳說中的放鴿子嗎?”

    10多年過去了,表弟明媒正娶的老婆再沒見過蹤影,婚事就此擱淺,整個人像變了個樣,一個家庭,自此一蹶不振。

    2009年類似的悲劇又在汪有朋的舅舅家上演。

    那年,有個貌似智力不太健全的姑娘在舅舅所在的村里游蕩,看著女孩挨餓受凍的樣子,有村民建議汪有朋的舅舅把她先領回家去,安排讓吃點飯再說。

    吃完飯,姑娘說自己沒有身份證,也沒有家人,感覺這個地方的人待人熱情,希望能留下來。有了姨父家表弟被騙婚的教訓,汪有朋起初聽到這個消息后,總覺得天上不會掉餡餅,勸舅舅多長個心眼。

    一個月后,舅舅打來電話說,相處這些時日,女孩覺得舅舅一家人實誠,想嫁給舅舅的兒子,條件是要給她買臺電腦和手機。看著女孩心甘情愿要留下來,舅舅一家便按照女孩的要求當年就辦了婚禮。

    婚后,女孩也像是個踏實過日子的人,5年來僅和大姑姐去了趟麥積山,就再沒走出過大山。

    一次閑聊中舅舅說,兒媳有時接電話總是避開家里人,而且經常在QQ上聊天,這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汪有朋一聽,總感覺女孩來歷不明不說,還裝瘋賣傻,怕有些不妥。遂讓表弟去問女孩到底家在哪兒,叫什么名字。事后,汪有朋拿著問來的名字和地名托人去查才發現,女孩在撒謊。

    也許是發現有人在查,2014年,女孩以趕集為由離開了這個家,走后給汪有朋的舅舅發來一條200余字的短信,坦言自己是騙子,騙了這家人,覺得有些對不起他們。

    成親第二天就離婚

    慶陽市寧縣春榮鄉下莊村,同屬古城村,春節前下莊村村民鄭露全在趕集時碰到村主任邵彥洲,咨詢能否貸款應急,“給娃娶媳婦貸了高利貸。”

    2014年臘月廿二,鄭露全孫子鄭盼龍結婚,前后花了22萬多,其中銀行貸款5萬元,還外借了1萬元的高利貸。

    臘月廿二結婚,結婚第二天孫媳婦第圓圓就提出離婚,這是鄭露全一家始料未及的。更讓鄭家無法接受的是2015年正月初八,第圓圓要離開鄭盼龍,其母到鄭家商談雙方發生爭吵,第圓圓被帶回家至今無音信。

    “當時給第圓圓父母彩禮16.8萬元,零碎錢4000元,給第圓圓壓柜錢2.06萬元、購衣款7000元、手機款5000元,買三金(金手鏈、金項鏈、金戒指)花費1.13萬元。”說起當初為孫子娶親花費,鄭露全記憶尤深,給媒人的9000元謝媒錢尚不包括在內。

    因為和鄭盼龍結婚時第圓圓僅17周歲,雙方并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雙方從認識到結婚不足百天。第圓圓回家后,鄭盼龍去找過多次,但都未果。

    “花了錢,人找不到了,得討個說法。”為此,無奈之下的鄭家將第圓圓及其父母訴至法庭,要求第家返還為娶親花費的21.07萬元。

    2015年7月30日,寧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第圓圓父母返還鄭家彩禮11.676萬元,第圓圓返還三金。

    對此結果,鄭露全一家并不滿意,但也沒有辦法。“案件受理費4520元,我們掏一半,問了律師,可以繼續上訴,但律師費又是一筆開支,實在沒錢再繼續打官司了。”

    法院判決下來后,鄭露全一家松了一口氣,但實際上,判決生效至今,鄭家一分錢都還未拿到。

    如今,在鄭盼龍的婚房里,結婚當天的照片還在。因婚事失意,在外打工的鄭盼龍2016年春節未回家過年。

    “娃心里難受著哩,不回來過年就不回來吧。”鄭盼龍的母親哭著說,“娃的一生都被毀了。”

    文/蘭州晨報記者 閻世德 趙野 曹勇 首席記者 王蘭芳 圖/蘭州晨報記者 黨運攝

      買賣婚姻衍生的悲劇

    被騙的結局令人痛苦,但因高價彩禮而衍生的血案,則更讓人痛心不已。

    張掖市陳興國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陳興國,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剛剛接手的一起因高額彩禮而引發的血案:張掖一偏僻農村的適齡青年韓某,2013年經人介紹與鄰鄉姑娘張某談婚,其間,張某父親索要彩禮6.8萬元,韓家花去衣服錢、“三金”、各種節禮3萬多元,為了迎娶張某,韓家又在縣城購買了樓房,為此借了大量債務。

    債務壘起來的婚姻并不幸福。

    由于韓某、張某兩人婚前缺乏足夠的了解,婚后常為生活瑣事發生爭吵。2014年初,張某離家出走,韓某父親也因此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和經濟負擔,于2014年秋天去世。韓某自此開始了尋找妻子和離婚的工作,因思想的死結一直無法打開,2015年11月,韓某去岳父家要人時雙方發生沖突,持刀將岳母刺傷,岳父為了保護全家人,又回頭持菜刀將韓某砍傷。目前韓某及岳父兩人均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像這種因高額彩禮引發的家庭糾紛,甚至釀成刑事案件的案例年年都有,已成了一個社會問題。”陳興國告訴記者,離婚案件糾紛中,女方索要大量的財物導致男方婚后返貧、激化夫妻矛盾,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在婚約財物糾紛中,訴訟請求幾乎是唯一的——要求女方返還借婚姻索取的財物。

    陳興國結合自己多年的辦案經驗分析,彩禮畸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性別比例嚴重失調,催高了彩禮;二是撫養成本加大,抬升了彩禮;三是由于養老機制未建立,獨生女兒出嫁后,養兒防老的愿望落空,多收彩禮就成了一種變相的防老、養老的方式;四是受社會風俗的影響,在一些女方家長的眼中,認為不收或少收彩禮,別人會笑話,姑娘就不值錢;收取高額彩禮后,男方基于高額的付出,“不疼人了也疼錢哩”,會善待自家姑娘。

    資料顯示,2015年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3.51。這個比例曾一度高于120,在一些偏遠地區,甚至達到了130。嚴重失調的男女比例,讓鄉村愛情故事充滿心酸和無奈,由此而產生高價彩禮等諸多社會現象,不得不令人深思。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