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7日晚9點,77歲的朱素蘭和老伴已經在海淀某小區2層的樓道內住了一天一夜,而兩人身后就是其三兒子的住處。兩人育有4兒1女,朱素蘭告訴前街一號記者,兒女們都知道他們住在樓道,她和老伴會一直樓道里等,直到三兒子回家。
兩位老人所睡的樓道
27日下午5點,前街一號記者在該小區2層樓道內見到了朱素蘭和老伴。幾層墊子鋪在樓道,兩位老人緊挨著躺在一起,身上蓋著一層薄毯子。朱素蘭老人勉強支撐身體坐了起來,身旁的老伴不時發出呻吟聲。據樓道內另一戶居民楚先生介紹,3月26日晚上8點半左右,就看到兩位老人躺在樓道里,直到今天中午仍然沒有離開,他和朋友還給老人買了面包和盒飯,但并未見有人來接他們。楚先生說,老人來的當晚就有居民報警,但民警來了之后不知為何又走了,兩位老人仍然在這里。
好心鄰居給老人送來了面包和盒飯
據朱素蘭老人說,他們有四兒一女,此前他們跟著大兒子住,但26日,大兒子住的平房因拆遷沒法繼續居住,無奈之下,大兒子只好給老人雇了一輛面包車,拜托附近收廢品的師傅將兩位老人送到了三兒子家。因三兒子家一直無人開門,兩位老人只好在門口樓道里住了一夜。“今天早上我閨女還來看我了呢,給我送了點吃的。”老人說,小兒子現在人在海南,大兒子也在找地方住,二兒子在遠郊區工作,女兒又在忙著給大兒子收拾拆遷要搬走的一堆東西。“他們都知道我在這兒。”
兩位老人帶來的一些東西
老人說,她老伴名叫胡玉和,兩人都是河北人,早前來到北京,老伴在一家木材廠工作。如今三兒子住的小區原本是胡玉和老人工作單位的宿舍,后來宿舍拆遷,單位給分了三套房,都在該小區,二層、三層各一套,旁邊另一號樓內還有一套,但這三套房都被三兒子占著,“他自己住一套,把另外兩套都租出去了。”
朱素蘭老人跟老伴
前街一號記者多次敲老人所說的三兒子的房門,但始終無人應答。隨后,記者又按老人所說前往三樓被出租的一套房門前,但仍舊無人應答。小區物業工作人員查詢后稱,該樓內二層和三層的兩套房登記的業主姓名確實為“胡玉和”,但并未留電話。
朱素蘭老人跟老伴
朱素蘭老人說,自己平時并不跟孩子們打電話,因此也說不上來幾個子女的電話。老人說,房子原本就是單位分給老伴胡玉和的,“就是我老伴的房子”,三兒子住著二層的一套,然后把三層的房子出租了。自己此前也在三兒子這里住過一段時間,但當時三兒子不讓她和老伴見其他人,“老大來看我他也攔著不讓見,老大不放心,就把我接走了。”老人還稱,之前就因房子的事兒與三兒子打過官司,“法院調解時他答應說把房子給我,但一出門就反悔了。”朱素蘭說,三兒子就在附近工作,“他肯定得回來的。” 前街一號詢問老人是否需要在附近給他們找旅館暫住一晚,老人婉言謝絕。截至到27日晚9點前街一號記者離開時,兩位老人仍然住在樓道。
本文來源:京華時報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