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娛樂 > 明星 > 正文

    張信哲“我歌”唱糊了?然而他曾是國民初戀啊

    張信哲“我歌”唱糊了?然而他曾是國民初戀啊

    張信哲

    張信哲“我歌”唱糊了?然而他曾是國民初戀啊

    張信哲

    自動播放開關 自動播放 張信哲《致光陰》聯唱9首歌曲 毫無違和感

    正在加載... < >

    騰訊娛樂訊(文/Summer)“我是歌手”第四季結束,張信哲不出我所料沒能拿到歌王。其實從第四場時他作為首位補位歌手第一次出現,一路走來成績都不大理想,翻唱別人作品時名次總在被淘汰邊緣徘徊,反倒是第一次出場時原封不動唱了一首自己的《信仰》,得到第二名的好成績,他戰戰兢兢表示這是大家給的情懷分。

    其實張信哲沒有那么了解自己,或者說,其實他并不了解坐在臺下聽歌的人,究竟想要聽到怎樣一個他。

    黃國倫說他唱歌貴在音色跟咬字,音色清清涼涼的,涼如水,咬字很氣質,像童話故事的畫面,就是兩個字,舒服。

    這段評價很中肯地道,簡簡單單就把“情歌王子”描摹了個干凈。

    是啊,張信哲是誰?他是無數70后80后女生心目中無可替代的情歌王子。他當年有多紅,他的歌唱哭過多少如今已當爹當媽的人,你們小盆友怎么會知道?

    “情歌王子”的名頭這么響,響到或許連他自己都厭倦了,所以參賽時一首又一首唱別人的歌,大家一路期待那首《愛如潮水》的出現,他卻一直不給,好容易在總決賽時盼到了,卻是一首改編得面目全非、不中不西的版本。

    他不懂他和他的那些情歌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不但不懂,還想努力擺脫,這不知道是他的不羈,還是我們的不幸。

    哲叔叔的故事

    張信哲“我歌”唱糊了?然而他曾是國民初戀啊

    張信哲

    聽著TFBOYS長大的孩紙們請不要嘲笑我們這些老年蘿莉動不動就懷舊的行為,畢竟青春對每個人來說都像四月里熱氣騰騰的蛋黃肉松青團,永遠圓滾滾熱乎乎在心里冒著香氣。而我們80后這一代女孩紙的青春,哎呀不好意思,正好就被張信哲占了不小一塊地方。

    張信哲“我歌”唱糊了?然而他曾是國民初戀啊

    張信哲

    說個故事,真事兒。

    大學時一室友,圓滾滾的女生(不要看到圓滾滾就自動腦補人家不美,人家真是挺漂亮一姑娘,五官精致,聲線清澈,唱起歌來有王菲的范兒,微胖但是肉結實,在我們方圓幾個寢室都是很招人喜歡的小可愛),她喜歡張信哲,喜歡得不行,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妥妥的你哲迷妹。

    我那時對張信哲的了解僅限于這個人唱過很紅的《愛如潮水》,然后他就很紅了。

    但是那位迷妹是這樣向我推薦張信哲的:“你聽過我哲叔叔的歌嗎?我哲叔叔唱歌太好聽了,你有他磁帶沒?沒有我借你聽?”

    我沒有被“情歌王子”頭銜和主動遞過來的磁帶收買,卻被“哲叔叔”這個可愛的稱呼收買了,于是順便就聽了一下張信哲的歌。

    迷妹遞給我的專輯名叫《回來》,也可能是巧合,也大概是緣分,我那時感情上有點小挫折,聽到她哲叔叔用清澈干凈的聲音哀婉地唱:“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對不對/就算曾經幾乎擁有幸福的完美/你的心回不去了/對不對/你要的再也不是我能給……”當時簡直是一瞬間就被抓得牢牢的。

    年少嘛,所識的愁滋味也不過是愛來愛去那點事兒,她哲叔叔一直致力于演唱的也不過就是愛來愛去那點事兒。但是亦舒說過,一個人的時間用在什么地方,是看得見的。哲叔叔就這樣一年一年,專心致志地唱著情歌,唱各種愛而不能得,唱得一票少女淚流滿面,心有戚戚。

    不夸張地說,自那以后,我和迷妹的一整個萌動的青春,都是在哲叔叔那些柔情似水的歌里泡過去的,被他的歌聲治療,傷害,再治療,再傷害,樂此不疲。

    后來我問過迷妹,她為什么把張信哲叫作哲叔叔,她說:“因為聽他的歌時,我總覺得很放松,很親切,聽著聽著,就覺得跟他很熟悉。叫哥哥顯得太花癡,叫他哲叔叔,就有種不遠不近恰倒好處的距離感,溫暖,熨帖。”

    或許這也正是張信哲成為女人們心目中情歌王子的原因,一種沒有侵略性的、讓人安心的體貼與懂得。

    從開始到現在

    張信哲“我歌”唱糊了?然而他曾是國民初戀啊

    張信哲

    張信哲的音樂之路其實挺平淡無奇的,出生在一個對音樂有著魔樣熱愛的家庭:外公外婆酷愛聽歌,在張信哲還是個小嬰兒的時候就抱著他去歌廳聽歌;爸爸是牧師,小提琴、鋼琴、手風琴、二胡、笛子……各種樂器他都手到擒來,耳濡目染之下,張信哲在三四歲左右就會唱教會圣詩班的每一首合唱曲。

    后來學小提琴,在學校里組樂隊,參加歌唱比賽,被知名音樂人看中,簽約唱片公司,從跑腿小弟做到終于可以進錄音室錄歌,第一首歌就是跟當時的超級巨星潘越云合唱……這些經歷,現在的小孩子可能不大熟悉,但是在張信哲正當紅的那些年,許多人都是耳熟能詳的。

    有一本雜志這樣描述張信哲當年走紅的盛況:“在2000年之前的十年,華語流行樂幾乎有半邊天都是他的,演唱會的票永遠供不應求,簽唱會常常因為歌迷數量太多而臨時取消,專輯銷量好得驚人,熱門歌曲兩只手都數不過來。但如果因為這樣就以為他只存在于70后80后的記憶中,就多少有些外行,事實上,他的歌迷屬性仍在不斷更新,新專輯中有一首《來自星星的你》的中文版主題曲《你是我的命運》,還有一首《古劍奇譚》的插曲《愛你沒錯》,不少90后新樂迷加入到他的后援會中。唱片行業已經完蛋了,但他并沒有。”

    即使在最走紅時,他都是低調的,沒有緋聞,沒有負面新聞,除了唱歌,就是偶爾客串兩部戲,剩下的時間都在安安靜靜地過自己的日子:玩收藏,已是收藏界知名大家;開餐廳,大名鼎鼎的三千院在許多城市都有分店;做老板,在如何不計成本宣傳唱片和如何不讓公司虧本之間掌握平衡,找到樂趣……

    老子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張信哲一直頗有點兒水的做派,不爭不怒不怨,唱著情歌就過了這幾十年。

    那一年《冬季戀歌》特別火,是的,不知道現在看《星你》看《太陽的后裔》的孩子們,還記不記得曾經的韓劇三寶:車禍、癌癥、治不好。《冬季戀歌》作為當年迷得年輕男女鼻涕落下凍成冰的韓劇代表作,就是車禍的典型案例。

    扯遠了,說回來,《冬季戀歌》的中文版主題,張信哲唱的《從開始到現在》,至今都是“愛而不能得”情歌中最讓人唏噓的:“難道我就這樣過我的一生/我的吻注定吻不到最愛的人/為你等/從一開始盼到現在/也同樣落的不可能/難道愛情可以轉交給別人/但命運注定留不住我愛的人/我不能我怎么會愿意承認/你是我愛錯了的人……”除了他,還有誰能唱出那種把人虐得眼前白茫茫一片、干凈又絕望的感情來?

    其實張信哲也唱過許多不發玻璃渣只撒糖的情歌,比如跟劉嘉玲合作的那首《對你有一點動心》,歌詞簡單直白:“我對你有一點動心/有一點動心/如此害怕看你的眼睛/有那么一點點動心/一點點遲疑/不敢相信我的情不自禁……”沒有什么花里胡哨的辭藻,但是每一句都像唱到你心坎里。

    很多年之后,大紅的女子組合S.H.E有另一首歌跟《對你有一點動心》唱出了一樣的心動精髓:“再靠近一點點就讓你牽手/再勇敢一點點我就跟你走/你還等什么/時間已經不多/再下去只好只做朋友”,窗戶紙沒捅破之前的愛憐與折磨,不過就是這樣,叫人又愛又恨,留到年老時回憶,便是那一點點動心。

    白月光一樣的男子

    張信哲“我歌”唱糊了?然而他曾是國民初戀啊

    張信哲

    說起來我是被張信哲一首《回來》帶到坑里的,但后來我最愛的他的歌曲,卻是《信仰》。這是一首我愛而不能得的歌。張信哲在“我是歌手”現場第一次演唱時那種因為感冒而沙啞到幾乎要走調的狀態,就是我每次在KTV里唱這首歌的狀態。

    身為一個女人,每次唱《信仰》,如果正常起調,副歌部分便總是唱不上去,如果想副歌飆得夠高,起調就得低個八度,那么,又會出現一開口就低不下去的狀況,一個大寫的“慘”。

    張信哲“我歌”唱糊了?然而他曾是國民初戀啊

    張信哲

    然而哲叔叔的很多歌都是這樣的,聽他唱時美妙無比,白月光一樣,清冷,溫柔,輪到自己開口,才發現難度不是一般的高。

    也不是說唱他的歌需要多大的演唱技巧,只是你總覺得除非他自己上陣,否則別人無論怎么唱,都無法唱出那種白月光的狀態,最多不過是努力眨眼的小星星罷了。

    在“我是歌手”的舞臺上,其他人出現時都是在用力地演唱,用心地展示,只有張信哲,他一出現就讓每一個觀看的人覺得仿佛是把自己封存許久的感情經歷從沉底的缸里攪拌起來,翻到面上,殘忍,渾濁,又帶著些痛快和懷念。

    他一開口,就讓人想哭,哪怕是給動畫電影唱主題曲,他也唱得讓你想起自己的一次次失戀:“愛就一個字/我只說一次/恐怕聽見的人勾起了相思/任時光飛逝/搜索你的影子/讓你幸福我愿意試……”

    他唱歌一直缺乏力量,所以把《平凡之路》唱得并不算出彩,但是你依舊覺得難以拒絕,連明明單純得幾近透明的《青春修煉手冊》,在他口中都變得深情雋永起來。

    難怪每次他演唱時,“我是歌手”的導播就總愛把鏡頭切給臺下一個個眼含淚水的觀眾,還是面部大特寫,這種煽情手段運用得也是沒SEI了。

    小岳岳過火

    其實嚴格說來,張信哲不算一個特別完美的歌手。他歌路和音域都不夠寬廣,演唱技巧也不能說多么高超,比如唱《二十年以后》時,就能明顯聽出英語發音的生澀導致的曲調連接不夠順暢。

    然而對聽歌的我們來說,這些都不重要。

    《歡樂喜劇人》剛結束,小岳岳實實在在火了一把。我隨便看了兩期,其中有一期是他在相聲里搞歌曲大連唱,讓孫越猜歌名。前兩首都是第一句歌詞正好就是歌名的,到第三首,他唱:“是否對你承諾了太多……”孫越作懵逼狀猜歌名:“是否對你承諾了太多?”小岳岳繼續唱:“還是我原本給的就不夠……”孫越繼續懵逼:“還是我原本給的就不夠?”小岳岳不耐煩:“這是《過火》!”孫越恍然大悟:“哦,張信哲的歌。”

    你看,在我們80后群體里,不分男女,都聽張信哲。他的歌實在太流行,會唱的人實在太多。別的歌手廣為流傳的代表作最多就那么兩三首——我是說傳到街知巷聞那種——但張信哲,他幾乎每張專輯都至少有一首歌能唱遍大街小巷,你哪怕住在三四線城市,周末沒事兒逛個街,也能聽到路邊小服裝店里飄出“不要對他說/夜里會害怕/別說你多晚都會等他的電話……”(《不要對他說》)

    張信哲“我歌”唱糊了?然而他曾是國民初戀啊

    張信哲

    在張信哲1995年加入百代唱片公司后發行的第一張專輯《寬容》里,就至少有《過火》和《不要對他說》兩首旋律一起大家不用思考立刻就能跟著唱起來的歌,連詞兒都不帶錯的。而這張《寬容》,正是他自1989年出道以來,商業性、藝術性結合得最完美的一張專輯,可謂他歌唱事業的巔峰之作,銷量為1995年全亞洲之冠。“情歌王子”之名,自此坐實。

    今年的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上,48歲的張信哲在臺上深情款款地唱“不問你為何流眼淚/不在乎你心里還有誰/請讓我給你安慰/不論結局是喜是悲/走過千山萬水/在我心里你永遠是那么美”,主持人吳昕就坐在臺下嘩啦啦流眼淚,被鏡頭一再拍到也不管不顧,妝花了也根本不去理會。那天晚上,何炅在微博曬出吳昕激動抹淚的照片,并寫道:“她見到了年少時的偶像,合影回來一直哭個不停。”

    我特理解這種狀態。說到底你喜歡一首歌、一個歌手是因為什么?不過是因為他們都與你已經逝去的青春緊密相關。

    而張信哲,他紅了二十多年,唱火的歌十根手指數不過來。這二十多年,幾十上百首歌里,有多少人的青春歲月呢?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關鍵詞: 牽手 公主 張梓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