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綜合 > 正文

    北京高鐵直達臺北 技術和政治哪個才是難題?

    北京高鐵直達臺北 技術和政治哪個才是難題?

    鏈接丹麥與瑞典的由丹麥建筑師George KS Rotne設計的松德海峽大橋(Øresundsbron),路上這座8公里跨海大橋的盡頭是一座人工島,車輛會直接駛入海底隧道。

    北京高鐵直達臺北 技術和政治哪個才是難題?

    京福鐵路

    中國新公布的“十三五計劃”中,預計要建設北京至香港及臺北的高速鐵路通道,掀起兩岸三地熱議。

    3月5日,中國國務院公布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2016至2020),簡稱“十三五計劃”,其中,將建設北京至香港及臺北的高速鐵路通道,引發廣大關注。

    這項計劃預計將貫通哈爾濱至北京—香港(澳門)、上海—昆明等地的高速鐵路通道,并建設北京—香港(臺北)、北京—昆明、重慶—廈門等共8條高速鐵路通道,強化并拓展各區域的連結。

    草案中提到的“北京—香港(臺北)”高鐵,實為北京至福州“京福鐵路”的最后延伸。京福鐵路沿途行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已于2015年6月通車。

    如果福州至臺灣段建設完成,將形成“京福臺快速鐵路通道”,使中國與臺灣直接相連,兩岸溝通將更為便捷,但也可能引發兩岸國安危機。

    除此之外,先前的“十二五計劃”中,已有跨越臺灣海峽的“京臺高速公路”(編號G3)交通計劃,由北京經河北、天津、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等地,再由福建建設臺灣海峽隧道通往臺灣。目前除北京至天津段仍未完工,其余路段皆已通車,而福州至臺灣段因政治因素及技術問題等,暫無開工可能。

    非中國說了算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平潭片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張兆民指出,大陸方面已規劃3個通道,都將透過“海峽隧道”貫通。目前最受專家青睞的北通道,選址從平潭到桃園,隧道總長126公里。

    他補充,經過多年技術論證及研討,現在對海底深度、地質地貌情況掌握得比較齊全,因此技術上不成問題,主要取決于臺灣方面。

    事實上,臺灣新竹到福建平潭間約130公里,是臺灣海峽最短距離,而全世界現役最長交通運輸海底隧道,仍是日本連接本州和北海道的青函隧道(Seikan Tunnel),全長53.85公里,但海底部分僅23.3公里。

    對此,據《聯合報》報導,臺灣陸委會表示,如果中國大陸希望跨海興建高鐵至臺北,除工程技術、營運安全及成本考量等事項外,更涉及國家安全、民意反應和兩岸互動等復雜問題,并非中國一方的說法即可規劃。

    《中國時報》報導也指出,臺灣交通部表示應由陸委會先與對岸溝通,再來研究可行性;尤其技術難度高,經費龐大,落實沒那么容易。

    輿論反應

    對此,臺灣輿論反應普遍不看好。臺灣ptt論壇上也多有網友質疑安全性或政治性問題,“前提是要有人敢搭”、“完全不用考慮經濟效益,純政治意宣示的裝飾品”、“(臺灣)直接變特區”。

    大多數網友留言除了抗議此舉如同中國再次對臺灣“吃豆腐”,對于實際動工的可能性也持保留態度。

    臺灣島兩邊均位于地震帶上

    也有網友指出,臺灣海峽位處地震帶,再加上臺風、黑潮等自然因素,建設海底隧道的可行性太低,反倒是金門到廈門的跨海大橋較有可能實現。

    政治問題

    一位不愿具名的土木工程學者向BBC中文網記者表示,“這不是工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要是雙方都同意建設,工程技術其實都可以研究,但要是有一方不同意,即使技術問題都能克服,也不可能蓋這條跨海隧道。

    另一方面,臺灣前立委邱毅則于6日表示,最近常聽大陸高層人士表示大陸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統一時程訂在五年內,這一說法與此北京通臺北的高鐵規劃不謀而合。在一些立場傾統的新聞媒體網頁,也能看到網友對中國大刀闊斧的建設雄心感到欽佩。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