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綜合 > 正文

    福州大學生向同學借數十萬后失聯 20人牽涉其中

    涉事學生為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美術系大三學生

    涉事學生為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美術系大三學生

    幾個月來,福建藝術職業學院服裝設計系的大二學生韓燁(化名)被分期公司的催款電話和短信輪番轟炸,“我幾乎快處于絕望的邊緣”。2015年,同校大三學長羅某,以做生意急需用錢為由請求幫助,韓燁將自己的個人信息提供給他,并向8家分期公司申請總額達4萬多元的貸款。韓燁稱,到目前為止,羅某只還了第一期的賬單,其余已全部逾期,但人已聯系不到。

    在東南快報記者調查中,該校面臨此類困境的學生遠不止韓燁一個,僅4月15日當天下午,就有五名該校學生向記者反映,自己也被分期貸款套牢,賬款額度總計超過十萬元,且都與羅某相關。另據知情人士透露,真實的數額可能更高,牽涉的人員或涉及外校甚至外地,所列名單達20人。

    昨日,記者多方致電羅某及其家人但均未獲回應。對此,福建藝術職業學院表示,將展開調查,并于今日回應。

    允諾的賬款未還被催款電話短信“轟炸”

    韓燁告訴記者,2015年11月份,自己打算更換手機,從朋友處知道羅某在做手機業務。當時羅某急于用錢,所以,羅某主動聯系上她,并稱自己與他人合作、炒股虧了五十多萬元,希望從韓燁處借五萬元做生意用以還債務。

    韓燁稱,由于羅某多次催促,加上他曾向韓燁透露,如果貸款額度較高的話,之后買手機的錢可以不用付。在得到羅某會及時還款的保證后,韓燁最終答應提供個人信息為羅某辦理分期貸款。

    韓燁口中的分期貸款,實際上是通過分期貸款平臺(如趣分期,分期樂,名校貸,拍來貸等)注冊,進行貸款額度申請,經過校園代理“面簽”核實,審核通過后,便由貸款公司予以放款,額度從3000到2萬不等,學生根據分期公司規定的利息加本金,每月定期償還,這些申請大部分僅限于在校大中專學生。

    隨后不久,韓燁便陸續為羅某共申請了八家分期公司的貸款并予以放款。

    款項不久就劃撥下來,但允諾的還款此后卻未全部兌現。韓燁說,貸款公司實際到賬有四萬多,每家金額及利息都不一樣,分期時間長短各異。每次款項一下來,韓燁稱自己會第一時間轉入羅某賬戶,“七家里面他只還了一期,還有一家一期都沒還”,反復催了多次,羅某以“沒錢,過幾天,或者你先墊著”為由拖著,但每月的催款電話和短信接連不斷。

    “我后面都不敢接電話了,利息每天都在漲,我真的還不起,我也不知道怎么跟他們解釋,錢真的不在我這”。

    韓燁告訴記者,因為羅某長期不還款,導致自己被反復催債,拖欠賬款的信息也被群發給同學和朋友,有的朋友甚至并未在其通訊錄里,卻也收到此短信,短信內容則直接掛上她的姓名及身份證號碼。對此,韓燁的室友也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并向記者出示了該短信。韓燁質疑這些信息是否為分期公司所發,其行為是否妥當。“我現在很怕遇上同系同學”。因反復溝通無果,韓燁擔心未及時還款恐影響到信用問題,她打算訴諸法律途徑解決。

    五位同學數十萬元未還款知情人透露20人牽涉其中

    同樣被催款電話困擾的還有該校美術系的賀軒(化名),他告訴記者,自己與羅某是同班同學,因羅某曾表示要開手機店,但缺點資金,礙于朋友關系,加上羅某會及時還款的允諾,賀軒也為他辦了貸款,總共申請了十幾家分期公司,累計金額達到8萬。他說,到目前為止,羅某已經還了6萬多,但仍有八家沒有還完,逾期還款少的有兩個月,多的有四個月,“利息估計都有四五千了,每天都有十來條催款短信”。

    4月15日下午,先后有五位同學向記者反映了類似遭遇,尚未還款的金額粗略統計達到12萬左右,涉及服裝設計系,美術系,音樂系不同年級學生,而這些都指向了羅某一人。

    據一位與羅某曾經一起合作、但因矛盾已分開的知情者告訴記者,該事件涉及人數及金額遠不止如此。該知情者透露,羅某借開手機店、房產中介等為由說服很多學生,通過手機分期變現,或者現金貸款為其提供資金,并允諾及時還款。但實際上,這些款項被用來炒股甚至填補其他人的分期還款,“等于拆東墻補西墻”,該知情者稱,自己為羅某做還款業務,“一個大本子上,寫清楚誰,申請了多少錢,什么日期還,還多少”,他說,本子上記滿了需要羅某定期還款的人,以及賬號和密碼。

    在記者的要求下,其列出了多達20人的名單,其中就有韓燁和賀軒,這些名單涉及福建藝術職業學院多個院系,除上述美術系,音樂系,服裝設計系外,還有舞蹈系學生。另外,知情者還向記者提供了另外四名外校及外地學生,其中包括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學生等。

    律師說法

    福建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丁兆增表示,從上述事件判斷,若羅某主觀上存在故意隱瞞真相,虛構事實的行為存在,并騙取他人較大數額財產,則可能涉嫌詐騙罪,受害學生可以向公安警方報案,對其進行立案偵查。另一方面,對于學生存在的逾期還款的現象,分期公司可以根據合同有追究其相關責任的權利,但若發現這中間存在犯罪等行為,則按照“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則,需先暫停民事訴訟,配合警方進行調查。同時,分期公司或者平臺是否有向不特定多數人發放貸款的資格,是否經過相關部門審批也值得注意。

    若機構自身存在合法性問題,則其向社會發放的貸款所簽訂的合同,其效力就值得懷疑。對于學生懷疑自身信息可能被平臺或者分期公司泄露的情況,丁教授表示,若平臺未經本人同意擅自將別人不愿意為公眾及他人所知的信息,對外進行散播、泄露的話,已構成侵犯學生隱私權。(東南快報)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