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人物 > 傳奇 > 正文

    勇擔當、講奉獻、守紀律,書寫勤廉人生

    勇擔當、講奉獻、守紀律,書寫勤廉人生

     

    ——記湖北省武英高速公路養護站副主任工程師尹少榮

     

    記者 常魁星  通訊員 劉秋林  陳陽春)湖北省武英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站副主任工程師尹少榮給人的印象是身材單薄、又黑又瘦,同事們稱他這是做事太認真、對自己太嚴格造成的。

    的確,在養護崗位19年,尹少榮每天與水泥石子、烈日雨雪和一堆堆枯燥的數字圖紙作伴,卻不肯讓每一天成為簡單的重復,他好學、勤勉、自律不懈怠,不僅熟知高速公路建設養護的工序工藝,熟悉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漏洞,也知曉廉政管理的危險源、風險點。19年來,他經手的項目無一起廉政投訴、責任事故或計量差錯,總結推廣多項典型經驗,用“勤廉示范工作室”帶動身邊同事,用干成事不出事的執著筑起廉潔的堤壩、日復一日的積累壘起人生的高度,先后獲得湖北交通運輸行業“十行百佳”、先進個人和廳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勇擔當:急難險重沖在前

    尹少榮先后在省內五條高速公路工作,參與30余項工程建設,每到一處都沖在前面、努力多承擔一點。2010年進入武英高速公路后,他把冬季抗雪保暢這件每年的難點工作承擔了起來,2012年那場雪戰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2年1月,新年第一場大雪讓大別山腹地的武英高速公路銀裝素裹。武英高速公路上的倒水河、巴河等30公里橋面是易結冰的危險地段,如不及時除冰,極易誘發車輛打滑追尾。那天,前晚下的雪經過輾壓化成雪水,傍晚氣溫持續走低,天空再次飄起雪花,迎來了路面結冰、撒鹽除冰的節點。當晚,天剛暗下來,忙了一天的尹少榮就帶著養護隊消失在紛紛揚揚的雪夜中。全長1930米的倒水河大橋縱坡長、從周鋪到汪集車流量大,是除冰保暢的重中之中,尹少榮把車停在橋上,從8時開始每半小時出來測量一次橋面溫度、濕度,跟蹤氣溫變化,尋找撒鹽臨界點,11時開始和同事們站在撒鹽車的后斗上撒融冰鹽。山里的風吹得他們直打顫,厚厚的棉襖、手套似乎被吹透,拿鐵鍬的手凍得直哆嗦,他們困了、凍得受不了就輪換著到駕駛室休息一會兒再干,到第二天早上8時,在雙向橋面撒鹽達60公里。為避免雪水再次結冰,次日早上8點后,他們又在積雪路段鏟雪,一直忙到當天下午。那天,他手上的凍瘡全犯了,裂開口子還流出了血,他往手上呵呵熱氣、搽些防凍膏就接著干。當年臘月二十九再次下雪,尹少榮和同事們從零晨開始撒鹽,直到大年三十天晴才離開。

    這樣的撒鹽每年都有2到3次,每次他都通宵達旦守在路上,因為多年冬季低溫作業反復受凍,雙手被凍成了“老寒手”,每到冬天就紅癢脫皮,變得一塊紅一塊白,有的地方布滿紅點點,到三四月份氣溫升高才慢慢好起來。除了冰雪考驗,這些年,他大中修一步不離,小修保養隨時到位,夏天迎著50℃的路面高溫,為檢查病害有時鉆進窄小悶熱的涵洞里、挽起褲腳站到小河里,不管任務是什么,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小孩腸炎嘔吐、三天兩頭生病住院他可能不在身邊,但工作上卻從沒有缺勤過一次。

    肯鉆研:節省經費百萬元

    尹少榮每年與家人團聚只有70來天,他把在站里的時間用來看書學習,不管是專業知識還是廉政紀律,都比別人學得多、學得透,成了站里的能人。

    2015年7月,武英高速K85+517處巴河大橋因受水流沖刷鋼筋外露,啟動了樁基加固工程。項目報上去,12月,省交通規劃設計院下發樁基沖刷加固初步方案,作為技術主管,尹少榮認真研究方案,判斷出準備加固的20、21號樁不在主河道中間、沖刷機會少、不加固可以節省費用。為了驗證判斷,他帶著設計圖到現場,撥開荊棘、拉著枯草沿邊坡一步一滑下到河床,測量河床到樁基的寬度,制作河床年度水位位置圖,給出河床非汛期與20、21樁相距400米、每年僅在汛期受到7天左右沖刷的證據,并報請養護站提出取消原方案20、21號墩旋噴樁的建議。該建議經設計院技術人員現場勘測后得以通過,為管理處節省養護資金119萬元。

    這些年,尹少榮對上報的方案數據反復調查驗證,為站里提了不少金點子,并參與制定《養護精細管理手冊》,總結出計劃編制“五個有”、質量監控“五步驟”、項目驗收“四到位”、施工安全“五確保”、工程計量“七必看”的精細養護工作法。他與同事們交流說:“多學習多實踐,工作中的每一天才能有新積累、新收獲,這樣干起工作來才能游刃有余、干出成效。”

    守紀律:嚴格標準不退讓

    多年來,尹少榮碰到不少說情、走后門、求通融的情況,但他從來不講情面。

    2014年,武英高速公路實施瀝青路面銑刨加鋪,攤鋪對瀝青的溫度有規范要求,溫度高了瀝青會老化,低了會造成路面壓不實。尹少榮檢測每車待攤鋪瀝青的溫度,當發現5車瀝青混合料低于溫度最低控制值10℃,立即通知不準攤鋪。新來的施工單位以為他是故意刁難,立刻把他圍了起來進行“攻關”,試圖說服他武英高速車流量不大且重車少,鋪下去不會引發坑槽,讓他們把幾車料子用上去,但對方遞煙他不接、轉接的電話他不聽,硬是不肯違反標準準許攤鋪;為避免施工單位偷偷用料,他還一直守在現場,直到基坑攤鋪完畢、五車廢料拖走才離開。因為這個“情面”沒賣,施工單位5車瀝青料損失15萬元。

    大事情上的原則不好堅持,“小”事情上的人情關同樣難過。2013年,一個水毀修復項目涉及排水設施和垮塌邊坡施工,施工單位將單價較低的邊坡按照路基排水設施報價,尹少榮一頁頁對照審核計量報表,把有問題的地方全找了出來,扣去了每立方米8元的差價。施工單位上門找他通融,提出水毀、排水都屬于水毀防護工程,所用混凝土標號也相同,且大部分是排水,有的邊坡防護中還有小部分涉及排水,請求把路基防護參照排水設施一起計量,當場給他一條煙沒有收,軟磨硬泡一個多小時后只得離開。晚上,不甘心的施工單位又打來電話請他出去坐坐,再次被他拒絕。尹少榮說:“拿人手短、吃人嘴軟,作為技術人員,把報表核對正確是本職,不做‘人情賬’是紀律紅線。”這些年,他堅持按規范和合同辦事,不接受任何吃請和禮品,避免非工作時間或事由與施工單位單獨外出,不給對方接觸的機會。

    尹少榮針對養護廉政風險主動思考自我防范對策,總結出“四勤四先五不五嚴”陽光養護工作法,給自己定下“工作關系四準則”,制作《工程項目廉政風險動態監控表》《工程項目崗位風險自查對照表》,用這些準則措施規范言行;創建“尹少榮勤廉示范工作室”后,他開設廉政課堂講廉政,在施工現場示范廉政,帶動一大批身邊同事踐行勤廉。

    講奉獻:技術援藏獲肯定

    2012年,尹少榮受省廳派遣技術援藏。所在的山南地區工地氣壓高、氣候差,走路快一點都會氣喘吁吁,他硬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做到同批人員中項目管理最規范、提出合理化建議最多、現場檢查最勤。

    在分管的桑日縣丹薩梯寺公路改建項目中,尹少榮大膽應用精細化養護標準,對項目前期和原材料試驗準備、人員設備等是否滿足施工要求進行嚴格核查,對設計圖紙有誤、不合理、錯誤漏項、前后矛盾的全部補充設計。當地一個施工單位搶工期,擅自將原設計的通道構造物改成方便施工的波紋管,孔徑達不到設計尺寸,他立即要求停止施工、還原設計;一處構造物臺背填土較高,施工單位擅自將7米高的擋墻按照4米后砌筑,并準備按設計尺寸計量,他立即責令返工;一次審核施工進度款,他發現幾處計算公式和結果錯誤,立即召集監理和施工單位開會整改……經歷幾個這樣的回合,整個項目越管越規范,建成后被評為當地十幾個項目中最規范的示范性項目。

    援藏期間,尹少榮參與30余個項目建設,他把每個項目中發現的問題和對策建議寫成清單交給管理人員,幫助提升管理,還完成山南等5個地區的實地考察,審查編撰設計文件10余套,是對項目運行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議最多的人員。

    山南往加查縣的一處工地都是山路,回旋彎多、路況差,尹少榮每次出去都顛得腰散架,光鮮整潔地出門灰頭土臉地回家,早上出去下午就開始頭疼,有的路段不能行車就徒步3、4公里巡查,但不管怎么難受,他都對每個施工點的砌筑方法、質量、機械操作等事項認真檢查復核,被同事們公認到工地檢查最勤最認真。當年10月2日,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尤習貴廳長赴藏慰問,對尹少榮的工作表示贊賞。援藏結束,西藏交通廳還特向湖北省交通廳請求延長他的駐藏時間。

    在養護崗位的19年,尹少榮用心用情養路護路愛路,與路一起成長,用勤奮廉潔維護著管養路段的綠潔亮美,把平凡生活中的每一天奏成一曲敬業廉潔之歌。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關鍵詞: 敦煌 佛學書畫 國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