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報四平訊 曾經,“80后”這一群體備受社會關注。因為大多數“80后”都是獨生子女,成長環境比上代人總體上優越,曾被人稱作“溫室里的花朵”。如今,最年輕的“80后”也已經有27歲了,他們當中大多數已成家立業,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
可能是因為“80后”人群從小就比較孤獨,內向性格居多。和現在孩子們身邊的遙控智能玩具來說,陪伴他們童年的只有那些相對比較簡陋甚至是手工制成的玩意兒。現在,大多數“80后”的經濟都已經獨立,相對懷舊的他們更希望找回當初的回憶,最近幾年流行起來的懷舊經濟中,“80后”人群無疑成為懷舊經濟中的消費主力。
“我最近就買了一套原版的《水滸》108將卡片,也算圓了我童年的一個夢想……”四平“80后”楊光有些興奮地說。楊光說,在他的手機音樂和車載音樂里,張國榮、譚詠麟、李克勤以及“四大天王”的歌曲無法替代,他說這些歌曲不僅創作優秀,而且聽著的時候頭腦更容易冷靜下來。
楊光說,在他小的時候,自己和小伙伴們每天都熱衷于吃小浣熊干脆面。當然,大家喜歡買它的原因不僅是當零食解饞,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干脆面包裝里的《水滸》108將的小卡片。甚至,一些家庭條件好一點的孩子,會讓家長成箱的買這種干脆面,一次性全都打開但不吃干脆面,就像早一點集齊108將的卡片。
“108張卡張張不同,每張卡片上面都有人物的圖案和介紹,據說當時很少有人能夠成功集齊不重復的一整套……”楊光說。正是因為很多卡片都是重復的,又加上一些卡片稀少,當時在孩子里面很流行換卡片的“交易”。可是,盡管大家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大家也幾乎沒見到成功集齊全套卡片的人。
如今,網絡信息化發展越來越發達,人們溝通聯系起來極為方便。為了圓兒時的一個夢想,很多人都試圖尋找當初沒有集齊的那一套《水滸》卡片。當然,這里面就包括楊光。楊光說,他在網上找了很長時間,其中比較便宜的卡片屬于復刻版的,價格只有幾十元。考慮再三,他還是選擇了一套原版的小浣熊干脆面水滸108將整套卡片,這套花費了他近1000元。
當楊光收到這套《水滸》108將卡片后,簡直是愛不釋手。楊光說,這套卡片里面有部分保存并不是很好,存在一定瑕疵,可這正說明是原版的。拿在鼻子前聞聞,還似乎能聞到干脆面的那種香味。
“盡管這些卡片在今天沒什么實際用處,可它們代表的是我們曾經的回憶。現在遇到煩惱時拿出來看一看,很快就會快樂起來。”楊光說。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