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華人書畫網(wǎng)作為一家專業(yè)的文化傳播平臺,自創(chuàng)建以來,不斷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挖掘和推廣了一大批的藝術人才,引起了藝術界的廣泛關注和書畫家的一致好評。隨著網(wǎng)絡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我們將繼續(xù)為書畫藝術家、收藏家及廣大的書畫愛好者建好這個交流平臺。為此,中國華人書畫網(wǎng)將隆重推出“藝術家風采”專欄,我們將以不同的形式充分展示藝術家風格上的多樣性,充分展示當今中國書畫藝術的新亮點和新趨勢。
書
畫
之
美
<blockquote>田生祥 甘肅通渭人,漢族,1964年生于中國書畫藝術之鄉(xiāng)——通渭縣。自幼酷愛繪畫,潛心研習齊白石,王雪濤,吳昌碩等諸家之法。入室受教于通渭牡丹大師梁俊川先生;恩師謝逝后拜中國民族畫院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李子玉先生為師,先生甚愛之,先生為有如此造化的門徒而欣慰。
現(xiàn)為中國國畫院西北畫院高級美術師、甘肅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甘肅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華人書畫網(wǎng)簽約畫家。其作品多次在國家級比賽中獲獎。
要宣傳就上中國華人書畫網(wǎng)
<blockquote>讀田生祥牡丹畫微感
文/李佳信
去年在民族文化宮展覽看到田生祥作品后,我得知田老師是梁俊川先生筆墨的傳承人。我所了解的梁俊川先生是研究、了解通渭美術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梁俊川先生被通渭當?shù)厝俗u為“梁牡丹”。他自幼酷愛中國傳統(tǒng)畫藝術。在五十年代就有工藝大師的美譽,可是由于他家道貧寒。無能再上高級院校深造,三十余年自己苦研不輟,筆耕墨海。自己在沒有名師的指導下努力探索,臨遍古人佳作,博采眾長。在自然和人生中探求藝術升華,并努力創(chuàng)新,作品灑脫奔放,充滿生機。
在觀田生祥的大量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在傳統(tǒng)領域的成績和對筆墨的理解,感會體悟對象。他不斷深入生活,刻意觀察牡丹的生長規(guī)律,掌握其形體、色彩和造型特征,潛心研究中國牡丹文化,惟取真情。師造化,心造境,融會貫通,別開生面。他筆下的牡丹姿態(tài)各異、楚楚動人,“淡抹濃妝總含情”。他從不同側面、多角度、多層次表現(xiàn)牡丹的意態(tài)神韻,其作品艷而不俗,清新高雅,呼之欲出,筆墨雄勁,風流倜儻,煥發(fā)著一種蓬勃向上的內在生命力,表現(xiàn)出一定的意境情趣、給人以精神振奮、耳目一新之感,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和民族精神。正是這種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和不斷寫生、求學的可貴精神,使得田生祥先生的作品通過筆墨載體,達到了一個高層面的藝術水準。
田先生作品多次獲國家級大獎,書畫之事對田老師而言,卻有著如同剛剛踏上征途的新鮮感。加上他勤奮好學,又有李子玉老師言傳身教和自己常年埋頭醉心于國畫藝之恒心。我們有理由相信并期待他在未來的藝術道路上創(chuàng)造更多的佳作。
筆者深信之!祝愿之!
田生祥之女田肅君作品
</blockquote> <blockquote>為什么要加入藝術家風采?
“藝術家風采”專欄是中國華人書畫網(wǎng)獨家策劃的全國當代書畫作品交流、品讀、鑒賞活動的一個小專題,此次活動面向全國乃至世界,采取書畫家自愿參與的互動方式,進一步挖掘書畫家在“互聯(lián)網(wǎng)+”新形勢下的新需求,借助中國華人書畫網(wǎng)網(wǎng)站和微信公眾平臺、中國日報、騰訊網(wǎng)、中國網(wǎng)、新華網(wǎng)、人民網(wǎng)、網(wǎng)易、搜狐、新浪、蘭州日報、中原網(wǎng)等全國知名媒體資源優(yōu)勢,具體是通過“中國華人書畫網(wǎng)+藝術品”思路逐步落實,實現(xiàn)更大程度的“跨界”推廣。本活動作為一個長期、持續(xù)挖掘書畫家的專題活動,以書畫家發(fā)過來資料的先后順序為基礎進行編號并一一推介。
</blockquote> </block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