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娛樂 > 明星 > 正文

    《百鳥朝鳳》逆襲,票房有望突破4000萬?

    《百鳥朝鳳》逆襲,票房有望突破4000萬?

    騰訊娛樂訊 截至2016年5月15日,吳天明導演最后的經典電影《百鳥朝鳳》單日票房已突破1200萬元,其累計總票房也有望突破4000萬元,這部有情懷的文藝思想電影,成功反轉大逆襲。

    據了解,5月15日,《百鳥朝鳳》的場次還將大幅增加,全國排片已經由最初的占比1.6%上升至7.2%,預計票房還將直線上漲。而這部影片在貓眼電影票房的評分高達9.5分。《百鳥朝鳳》電影票房逆襲,是眾多電影人和熱愛國產電影的觀眾共同助推的結果,已經成為中國文藝片發行的現象級事件,目前這一現象還在持續發酵。

    院線經理:傳統藝術傳承者的堅守,中國電影人也應該具備

    5月6日《百鳥朝鳳》上映,由于是國產文藝片,上映伊始沒有受到中國電影市場和觀眾的重視,排片占比較低,推廣宣傳一度陷入艱難境地,一方面是圈內專業人士和看過影片觀眾的好評如潮,而另一方面,更多觀眾對影片的優秀水準并不知情,紛紛選擇進口大片,加上影院排片很少,也形成了一部分觀眾想看卻無處可看的局面。

    《百鳥朝鳳》上映第一周,影院排片量并不大。5月14日之前,排片都在兩三千場左右,而到了5月14日猛增到7000多場,15日更達到12000場——幾乎所有的影院都“醒來了”,加大了對《百鳥朝鳳》的支持力度。有觀眾表示:《百鳥朝鳳》其實是一個寓言,片中嗩吶匠的堅守與困頓,正映照出這部優秀的國產文藝電影本身的境遇,電影主人公焦三爺簡直就是吳天明的泣血化身,而游天明在墳前的孤鳴,也與方勵驚人的一跪遙相呼應。

    一位西安的院線經理昨日在微信朋友圈中寫道:“《百鳥朝鳳》逆襲!票房迅速上漲,好評如潮。情懷文藝片從未有過的成功。中國傳統藝術傳承者的堅守和傳承精神,中國電影人也應該具備,謝謝吳導給我們留下這么出色的作品。”一位西安觀眾帶孩子觀影后說:“很久沒看到這樣好的國產片了!適合全家一起去看的好電影。昨天我們全家和孩子同學的一家一起看的晚場。3個孩子看得很認真,也很受感動,至于電影的深層意義,需要慢慢來理解,但我相信若干年后,他們都會記得一位叫吳天明的導演拍了一部《百鳥朝鳳》,影片影響了他們內心的某個東西,改變了他們的一些態度,足矣!感謝吳天明導演及優秀的演員們!”

    匠心之作:這個時代的呼喚,你可曾聽見

    吳天明是中國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也是一個時代的電影符號。在吳天明去世兩年后,他的遺作《百鳥朝鳳》“席卷”神州大地。之所以說“席卷”,是因為這樣一個口碑電影,在上映之前到上映之后,形成的話題關注度一直很高,形成了特別值得當下的中國電影市場深思的“《百鳥朝鳳》現象”。而《百鳥朝鳳》逆襲電影市場的背后,人們看到吳天明所堅守的精神高地,就是中國精神的體現。

    首先,匠心之作,是這個時代的呼喚。《百鳥朝鳳》就像一陣清風拂過浮躁的中國電影市場。拍攝這部電影的初衷,是吳天明堅守文化傳承、工匠精神的追求,也是影片的出品方之一曲江影視集團的又一次堅守,是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又一次堅守,更是他們共同承擔起的使命。

    據了解,這部文藝思想電影在拍攝完成直到吳天明導演逝世2年后才得以和全國觀眾見面,是因為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發行團隊,將這樣一部精品文藝電影推向大眾,和市場“較量”。今年,在著名發行人方勵的勞雷影業的促成下,這部影片終于在中國影院綻放光彩。吳天明的女兒吳妍妍在電影上映前后,也不遺余力地為父親的這部電影奔走吶喊,不斷向媒體和電影人發出邀約,希望大家都來關注這樣一部在當下語境下難得的中國電影。吳妍妍動情地對媒體說:“《百鳥朝鳳》,我前前后后看了這部影片15遍,每次看到一些情節和畫面都會哭。因為我是他(吳天明導演)女兒,這部影片打動我的層面會更多。雖然知道他是一個很偉大的藝術家,他的電影非常棒,但我從來沒有在他生前去琢磨過他作品的價值。在日本放映時,很多觀眾都說很久沒看過這么有骨氣的中國電影了。黃建新導演說,‘這個片子是吳導自己精神層面的東西,也是全人類精神層面的東西。’”

    從4月20日的首映發布會至今,吳天明和《百鳥朝鳳》在全國引發了長達一個月的熱議,很少有國產電影能夠達到這樣的成就。4月21日至27日,西安曲江國際影城(西北影城)舉行了為期一周的“吳天明導演電影回顧展”更是引發市民排隊觀影。而在此期間,大家說的最多的還是“匠心”二字:認真地堅守,安靜地做事,這就是當下社會最需要的生活態度。《百鳥朝鳳》自從宣布定檔后,還引起電影圈極大關注,無論是推廣、夸贊還是站臺,謝飛、陳凱歌等眾多電影人紛紛以自己的方式力挺這部作品,向一代大師的真誠和堅守致敬。

    5月6日《百鳥朝鳳》上映之際,正與美國電影《美國隊長3》狹路相逢,不少觀眾感慨,國外大片看膩了,更希望看到像《百鳥朝鳳》這樣的本土電影。就像一位年輕觀眾所說:“如果沒有這樣的電影,我們很多年輕人可能不知道中國、不知道陜西還有吳天明這樣出色的導演。”

    不止于此,《百鳥朝鳳》的逆襲也表明:只要是用心血和情懷拍攝的國產電影,就必定會有市場和觀眾。中國觀眾需要更多滋養精神的國產電影。更為可貴的是,通過更多人的呼吁和關注,每位走進影院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就會意識到:吳天明精神,就是中國精神。成語“百鳥朝鳳”比喻德高望重者眾望所歸,電影《百鳥朝鳳》高揚的思想旗幟更是為吳天明吸引了眾多擁躉。“影片樸實內斂,感情沉穩,是一曲挽歌。”,一位專程抽出時間去影院看了《百鳥朝鳳》的西安觀眾真誠地向這位大師致敬道。

    吳天明的精神感召了無數中國心:大魏盛唐傳媒自愿捐出價值1000萬的出租車LED廣告,助推《百鳥朝鳳》宣傳,在全國28個城市,15萬輛出租車頂輪番播出字幕廣告。正如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仲呈祥所言:“《百鳥朝鳳》從表層看是寫的吹嗩吶,但從深層看,表現的是對中華民族對優秀傳統文化應持有的正確態度。如何對待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其中包括根植于民眾的民間文化,這是當前中國面臨的一個嚴峻課題。”

    吳天明電影所折射的中國精神,也涵蓋著“做事就要做得扎扎實實”的黃土地精神,曲江影視也用傾心制作的這部精品完成了一次對大師、對情懷的崇高敬意。正是出于對吳天明精神上的尊重,西安曲江影視集團高揚對西部影視、陜西文化的堅守,用“情懷”譜寫了更多感人的中國故事。而這也正是屬于這個時代,屬于你我的故事。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關鍵詞: 拉毛 王旭 歌唱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