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傳真 > 正文

    上海孕婦為報早教班徹夜排隊 黃牛代排炒至千元

    上海孕婦為報早教班徹夜排隊 黃牛代排炒至千元

    昨天中午11點35分,中山公園教學點的消防通道內,等候報名的隊伍已從17樓排到20樓。本版圖片/晨報記者陳征

    晨報記者楊天弘

    瘋狂!為了給準大班的孩子報讀暑假思維訓練班,有的幼兒園家長提前近29個小時排隊占位!這成了這兩天幼兒園“家長圈”最熱門的話題。

    記者前天晚上、昨天上午兩次前往這家機構(以下稱B機構)暗訪,看到有的家長自帶毛毯、睡椅、干糧通宵排隊;有的全家出動,輪班分工;還有的雇黃牛代排,而黃牛代排隊的價格由頭一天的400元,炒到昨天的1000多元。

    家長如此有必要嗎?到底什么樣的早教機構,這么搶手呢?

    中山公園教學點:

    大肚皮每3小時“查崗”黃牛排隊

    前天晚上8時許,記者來到這家熱門培訓機構位于中山公園的教學點,它位于一棟老式商務樓的17層。由于彼時已過上班時間,整棟大廈顯得有些冷清。但當電梯直達17樓時,記者看到的卻是另外一番光景:一條長約5米的狹小走廊杵滿了人,有帶躺椅臥睡的,有席地而坐發呆的,有手機、iPad下滿電視劇追劇的,也有帶著文件趕公文的……乍一眼望去,幾乎找不到隊尾。

    見記者有些遲疑,好心人紛紛提醒:“隊伍已經排到后面樓梯上了,趕緊去排。”讓人驚訝的是,如此簡陋的排隊區域,竟然非常有序。在該機構教室玻璃門旁,貼著一張“報名在此排隊”的A4紙,走道安全通道入口處,又貼了一張“請往樓梯上面排隊”的A4紙,再往上走,安全通道里也貼好了告示并標注了箭頭,家長只要按照這樣的指示排隊即可。樓梯上的大媽對記者說:“我是最后一個,你排我后面。”

    從家長們閑聊中得知,排在第一位的家長,17日早上9點就來了,而機構要18日13點半才開始報名。大多數人做好了熬夜到天明的準備,有些是全家輪流上陣,有些干脆直接找了“代排隊”。在隊伍中,你不難發現,那些悶聲不響獨自發呆的,抑或閉目養神不與其他家長交流的人,就是“黃牛”。

    “我是替別人排的。”一位大叔拿出一張代排隊的名片給記者,同時不失時機地招攬起客源,“以后如果有需要,可以直接電話我。”

    粗略估算,這樣的人占據了隊伍的一半。其中,既有專業的代排隊,也有臨時請來賺點外快的小區保潔工。據介紹,排隊到第二天9點是500元,如果到第二天中午則要700元。

    即便花了錢,有些家長也不放心。記者在現場遇到一位挺著大肚子的準媽媽,為了防止“黃牛”跑單,她每隔3個小時就過來“查崗”。“就怕他賣給出價更高的人,那不是虧了。”她說,自己排一個晚上肯定吃不消,找人排隊好歹還可以回去睡幾個小時。

    徐匯教學點:

    提前24小時基本可排在20名內

    昨天一早,記者又來到B機構的徐匯教學點。剛出電梯,就看到過道里擠滿了報名的家長。

    “來來來,用要報名的小孩子名字登記。”9點不到,記者拿到的號碼已經排到105號。現場一男一女兩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拿到號碼后要確保有人在原地等待,如果要暫時離開,請和前后號碼的人打好招呼,以防有人假冒。

    70歲的吳老伯拿到的號碼是7號。17日早上8點,他本打算來探探路,沒想到已經有家長在排隊了。于是,他登記好之后,讓家人送來了板凳。“晚上就在這里湊合休息一下,從凌晨開始,這邊就沒有停過。”吳老伯告訴記者,家里年輕人都要上班,為了孫輩,他也是沒有辦法。

    秦女士還有兩個月就要生產,可為了明年9月入讀小學的大寶,她和老公兩人輪流上陣,勉強擠到了前20名內。

    “提前24小時排隊1000元,基本上可以確保在20名之內。我們的淘寶店已經是皇冠店鋪了,童叟無欺。”現場一名“黃牛”自稱小陳,自從招生季啟動,他不是在排隊,就是在排隊的路上。除了招生季,售樓季也是排隊生意的旺季。平日里,吃飯排隊、代跑腿之類的生意他們也會做。“當然,賺頭就不如這種招生排隊好。”小陳拿到的號碼非常靠前,一位家長已經以1500元的價格買走。因為來得早,他又想辦法拿了一張號碼,供之前網絡下單的客戶報名使用。“昨天是大班的沖刺班報名,下周三是中小班的報名,應該沒有這么多人,到時我們的排隊收費也會適當下調。”

    疑問一:為何該機構報名如此火爆?

    B機構的暑期思維訓練班為什么這么搶手?只因為家長圈中流傳著這么一個傳說。

    傳說的內容是:上海的幾所知名小學,有一半被錄取的孩子,參加過這家和另外一家機構的思維訓練班,而且多數還是從幼兒園小班就開始參加培訓的。

    針對家長圈的傳說,昨天記者聯系了傳聞中的多所知名小學校長,但截至發稿,皆未對此作出回應。

    Gaga的女兒今年才4歲,讀幼兒園小班,可是她們家已經在該機構上了一年,提前上的理由很簡單——早點報名早點占坑。“你等到中班、大班再想報名上課,基本上不排上個通宵是絕對報不進的。”“放出來的名額很少,大多數的名額都是給老生的。”

    家長還對這種班做了分類:“這家的沖刺班好,他們針對不同的小學,會有不同的偏重。”“浦東的點最適合對上海實驗學校小學部有興趣的家長,徐匯的點則最適合沖刺徐匯四大民辦學校。”“我們中小班是在W機構讀的,那邊常規訓練比較扎實,但沖刺方面好像不如B機構,差了一口氣,所以這次通宵排隊,怎么樣也要報上沖刺班的名。”

    面對如此瘋狂的排隊,家長們除了抱怨,便只有無奈。也有家長發出質疑,認為此舉是B機構的一種營銷手段,人為制造渲染緊張的排隊氣氛,吸引更多家長報名。

    疑問二:幼升小思維訓練有無必要?

    幼兒園家長如此瘋狂搶位有無必要?幼小銜接,家長暑假到底應該做點什么?對此,記者采訪了上海市教委學前教育信息部副主任、黃浦區早教指導一中心主任茅紅美。

    她表示,不要讓孩子“傷”在起跑線上。幼小銜接,家長首先要在心理上適應,理解孩子剛入學時遇到學習問題是正常的現象,善于舒緩這種壓力。其次,暑假期間盡量讓孩子的作息時間調整到與學校一致。第三,樹立孩子的責任感,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安靜地進行學習活動,比如與家長親子閱讀、與小朋友做邏輯思維的游戲等。

    茅紅美認為,生活中的一些活動,家長只要“多一問”,就能轉化為非常好的學習機會,起到幼小銜接作用。例如,家里5個人,某一天有2個人不在家,分碗筷的時候,家長可以問問孩子,“現在應該拿幾套?”多這一問,孩子就會想一想,用一用減法,這種在生活、游戲活動中處處滲透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內容的自然學習法,比送進培訓機構去訓練要事半功倍。有些家長可能會說:“這些方法我又不知道,不如送到機構里交給老師。”事實上,家長如果有機會多與專業人士對話,就可能學習到理念與方法,不僅提升自己陪伴孩子的質量,也會增強甄別、遴選校外培訓機構的能力。

    包玉剛實驗學校招生主任章凌說,對小孩的學習,首先家長應該保持理智和平和的心態。因為很多商業機構都會有各種手段來激起一些家長做出非理性的行為。學習是終生的事情,不要太在乎一些短期表現。“家長通宵排隊報讀補習班沒有太大的意義。”在她看來,家長按照自己的正確理念去陪伴孩子成長更重要,而不是像這樣拔苗助長。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