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說會唱,還做一手漂亮精致的裕固族手工飾品,甘肅裕固族文化傳承藝人瑙爾姬斯多年來,一有機會,便穿戴上20多斤的民族服飾,用自己的行動推廣民族文化。圖為瑙爾姬斯制作的服飾。劉玉桃/攝
能說會唱,還做一手漂亮精致的裕固族手工飾品,甘肅裕固族文化傳承藝人瑙爾姬斯從箱底拿出母親留給她的一套裕固族服飾,從頭飾到衣服,這是母親一針一線縫制的,上面的珍珠瑪瑙,都是日積月累一點點攢起來的。
瑙爾姬斯雙手捧著衣服,輕輕地將其放在床上,用手撫摸著上面每一個裝飾。“這上面有些飾品是奶奶留給媽媽的,媽媽又留給了我。穿戴好這一身行頭,共有20多斤重,一般人都會覺得太重,太累贅,但是,這是我們裕固族的文化,我愿意一直背著。”
圖為瑙爾姬斯正在刺繡。劉玉桃/攝
裕固族是分布于甘肅的少數(shù)民族,約14378人(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使用裕固語,無文字。由于特殊的遷徙歷史和文化背景,裕固族留下的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不是很多,其中裕固族服飾,因工藝精美、文化深厚而被一代代沿襲傳承下來,以大眾熟知的“頭面”最為精彩,瑙爾姬斯介紹。
“頭面”即頭飾,裕固語稱其為“凱門拜什”。“頭面”用料考究,做工也相當(dāng)精細。用紅色珊瑚珠、白色海貝殼、瑪瑙珠、珍珠、銀牌穿綴,用紅布、青布或紅色香牛皮做底,黃、綠、紅等諸色絲線合股滾邊,用各種珠子穿綴成色彩斑斕的圖案。裕固族未婚女子有帶“頭面”的習(xí)俗。
圖為手工制作的匕首套。劉玉桃/攝
“衣領(lǐng)高、帽有纓”,是裕固族服飾的一大特點,瑙爾姬斯說,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裕固族服飾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如今,由于裕固族傳統(tǒng)服飾繁雜、沉重,裕固族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穿戴民族服裝,只有在節(jié)日或喜慶場合才穿戴,民族服裝已成為裕固族文化的一種點綴。”
瑙爾姬斯說,每一個裕固族的女人都有一套價格不菲的服飾,這是父母親從孩子還小的時候,就開始積攢起的,用家里的牛羊換幾顆珠子,有了閑錢買些絲線、布匹等,一套姑娘出嫁的服飾可能父母要準備十幾年,一套嫁衣不僅是父母親的深情厚意,還是家庭財富的象征。
圖為手工制作的飾品。劉玉桃/攝
瑙爾姬斯介紹,如今裕固族年輕人追求輕便、時尚的現(xiàn)代服裝。“裕固族的服裝有自己的內(nèi)涵,著裝在出嫁前和出嫁后都有所不同。現(xiàn)在很多裕固族青年其實并不了解自己服飾的意義。”
1983年,瑙爾姬斯離開家鄉(xiāng),來到蘭州,為推廣傳承裕固族文化,她組織蘭州老鄉(xiāng)一起成立合唱團,每次聚會都是盛裝打扮,大家穿著民族服裝,一起說家鄉(xiāng)的故事,唱家鄉(xiāng)的歌曲,“服飾是裕固族民族文化外在體現(xiàn),穿戴起來,展現(xiàn)給大家,用實際行動保護傳承我們的文化。”
圖為瑙爾姬斯手工制作的飾品。劉玉桃/攝
如今,前來找她拜師學(xué)藝的人越來越多,瑙爾姬斯說,現(xiàn)在對傳統(tǒng)文化感興趣的年輕人不多,希望他們能堅持下去,將裕固族的文化發(fā)揚光大。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