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去年島內男、女嬰出生性別比達1.083,創近5年新高,保守估計至少有2272名女嬰“消失”。性別比差距愈拉愈開,長年累積下來,臺灣恐產生“剩男”危機,男人將討不到老婆。為此,臺灣相關機構發文,提醒民眾自律,不要違法做性別檢驗,對女嬰做人工流產,扼殺了女嬰的生存權。
有官員表示,在無人為干預的自然情況下,男、女嬰出生性別比應落在1.04~1.06。根據統計,島內10年來的性別比皆超過1.06,其中又以2007年的1.098最高,之后雖有下降趨勢,2014年一度降到1.069,逼近正常范圍的上限。但去年又大幅增加到1.083,超過統計顯著范圍。
該官員稱,出生性別比雖然會隨著不同地區而異,但同地區的數字應會處于穩定,變動不會過大。臺灣地區的數字已非自然變異,明顯有人為操作。以2015年數字為例,若以最保守的1.06來推算,去年至少有2272名女嬰“消失”,若以1.04計算則更多。
臺灣地區男女嬰性別比失衡可歸因于現代人生的少、以及仍有民眾偏好生男嬰等兩個原因。該官員表示,不過這兩個原因僅是“動力”,會出現如此結果,應是受醫學科技之賜。有人在違法做性別檢驗,并對女嬰做人工流產,扼殺了女嬰生存權。
該官員提醒,未來如果男女比例持續失調,“剩男”數量累計,很多男性將娶不到老婆。
對于生兒子或女兒,新婚的28歲臺灣民眾陳先生表示,由于自己是家族內的獨子,家里期盼“至少”要生一個男孩,希望第一胎就一舉得男,免得太太還要再受懷孕之苦。
另一位剛當父親的施先生坦言,雖然生男生女都好,但當初透過超聲波發現太太懷的是男嬰時,兩人都非常興奮。因為礙于經濟狀況,只想生一胎,“第一胎就是男孩,是人生第一志愿。”(中國臺灣網 高旭)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