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推出五十多個惠農金融產品
進一步增強貧困地區內生發展動力
據每日甘肅網6月11日訊(甘肅日報記者伏潤之)上大學、購買住房、開網店……這些曾經困擾全省各地農民群眾的資金問題都將逐步解決。近年來,我省不遺余力圍繞破解貧困地區融資難題,從貧困群眾最迫切的教育、住房、網絡營銷等方面入手,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探索形成開發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互助性金融、公益性金融和混合型金融等5種金融服務模式,創新推出50多個惠農金融產品,讓金融改革成果惠及貧困群眾。
省政府金融辦提供的資料顯示,我省危房改造自籌資金確有困難的貧困戶可享受精準扶貧小額信用貸款政策;易地搬遷貸款貧困戶,由國開行省分行和農發行省分行發放20年期貸款,利率按基準下浮10%,財政全額貼息。對貧困家庭本科、高職學生,每生每學年解決8000元以內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對貧困家庭在省屬高校就讀的研究生,每生每學年解決12000元以內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學生在讀期間利息全部由財政補貼,貸款期限最長至20年。對開辦網店、從事網貨生產銷售的貧困戶和帶動貧困戶生產銷售網貨產品、帶動效果明顯的企業和網店,給予精準扶貧小額信用貸款支持。
針對農村金融組織不健全等問題,我省進一步引導金融資源合理配置,著力打通金融支持脫貧攻堅的“最后一公里”。省上積極引導金融機構下沉服務,向基層延伸服務網點,依托超市、衛生所、便利店等場所建設金融便民服務點,合理布局自動取款機、刷卡機、轉賬電話等銀行卡受理工具,為農戶提供存、取、轉賬等簡易金融服務,逐步擴展現代化支付系統在貧困地區的輻射范圍。目前,農業銀行、工商銀行、郵儲銀行網點實現縣域全覆蓋,農村信用社網點實現鄉鎮全覆蓋,全省村鎮銀行總數達到18家,小額貸款公司達到488家,政策性擔保公司覆蓋了58個貧困縣,融資性擔保公司實現縣域全覆蓋。針對貧困農戶缺乏貸款抵押物、貸款難的問題,我省創新舉措為貧困農戶增信,建立機制為專項貸款防險,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優化貧困地區金融生態環境。截至2015年底,全省累計為427.54萬農戶建立了信用檔案,評定信用農戶361.98萬戶。
在政策層面上,我省先后研究出臺《加快推進農村金融創新發展的意見》《關于精準扶貧小額信貸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從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柔性引進金融人才、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優化金融服務環境等方面入手,打出了金融扶貧的“組合拳”,增強了貧困地區內生發展動力。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